[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顶蓬用聚氨酯板材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2121.6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壮;周明海;顾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24 | 分类号: | B32B37/24;B32B37/06;B32B37/10;B32B37/12;B32B17/04;B32B2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1106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蓬用 聚氨酯 板材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顶蓬用聚氨酯板材的生产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顶蓬用聚氨酯板材是汽车工业用的车顶内饰复合板,是目前国内车顶市场的主流产品。传统汽车内饰顶棚,其骨架材料主要使用纸板及EPS发泡板,其制造工艺复杂,生产的产品易变形,已逐渐被聚氨酯多层复合板所取代。与传统材料相比,聚氨酯多层复合板车顶具有吸音、隔热、重量轻、易安装、无刺激性气味等特点,不仅成为轿车车顶的标准配置,还应用于皮卡、微面、重卡等领域。
当前公布的关于聚氨酯板材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中国专利CN101088742和中国专利CN101259773A中所提到的乘用车内饰顶棚及其生产工艺,该方法生产聚氨酯多层复合板是将无纺布放卷铺放到复合生产线的工作台上,在无纺布上依次播撒短切玻璃纤维和固体热熔胶粘剂,然后在上面放置聚氨酯硬泡板(简称PU板),再在PU板上依次播撒短切玻璃纤维和固体热熔胶粘剂,经复合机的加热板加热到150~260℃,在0.4~0.6MPa的压力下进行辊压复合,冷却后的复合板即为聚氨酯多层复合板。虽然该生产工艺是通过“一步法”生产出聚氨酯多复合板,但是由于生产中所用的热熔胶粉与聚氨酯的粘接力差,造成产品无纺布面易脱层。
(2)制备聚氨酯多层复合板的方法是:首先将PU板放在传送带上,然后在PU板的一面播撒玻璃纤维、固体热熔胶粘剂,经热压复合、冷却,得到半成品;其次,将无纺布放卷铺放到复合生产线的工作台上,在无纺布上放置上述半成品,然后在PU板的另一面播撒固体热熔胶粘剂和玻璃纤维,经热压复合、冷却、截边即得聚氨酯多层复合板。该方法的缺点是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对PU板进行两次复合;由于PU是热的不良导体,必须提高温度满足加工要求,两次复合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造成很大的能源损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生产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能低,生产效率高的汽车顶蓬用聚氨酯板材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汽车顶蓬用聚氨酯板材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1)在复合机的履带上平铺无纺布,在其上面依次播撒短切玻璃纤维、热熔胶粉,然后在160~250℃,0.2~1MPa的压力下进行融熔复合,冷却、收卷,得到胶玻布;
2)在复合生产线的工作台上自下而上依次放卷、叠放、平铺胶玻布、粘接膜,然后放置聚氨酯硬泡板,再在聚氨酯硬泡板上依次播撒短切玻璃纤维、热熔胶粉,平铺热熔胶膜,经复合机的加热板加热到160~250℃,在0.2~1MPa的压力下进行热压复合,冷却,得聚氨酯多层复合板。
本发明中,所说的短切的玻璃纤维是长度为10~100mm的无碱玻璃纤维或中碱玻璃纤维。
所说的无纺布是克重为30~60g/m2的水刺无纺布或热扎无纺布。
所说的热熔胶粉是熔融指数为18±2g/10min、粒径为30~200μm的高密度聚乙烯粉末。
所说的粘接膜是改性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改性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改性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尼龙或改性尼龙。
所说的热熔胶膜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尼龙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独创了一种胶玻布的生产工艺,胶玻布的应用实现了汽车顶蓬用聚氨酯板材的一次复合成型,成功的解决了现行“一步法”生产的聚氨酯板材易脱层;(2)一步法复合成型,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这些例子只是进一步的说明,不是对其的限制。
实施例1
汽车顶蓬用聚氨酯板材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1)在复合机的履带上平铺45g/m2水刺无纺布,在其上面依次播撒短切长度为30mm无碱玻璃纤维210g/m2、熔融指数为18±2g/10min、粒径为80~200目的高密度聚乙烯粉末90g/m2,然后在170℃,0.1MPa的压力下进行融熔复合,冷却、收卷,得到胶玻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式曲别针
- 下一篇:中冷器胶管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