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天然气加气子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3003.7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术生;任兴平;袁利波;高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四联油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敏 |
地址: | 401121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天然气 加气子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天然气加气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耗能、低成本的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加气站是以压缩天然气(CNG)形式向天然气汽车(NGV)和大型CNG子站车提供燃料的场所,而天然气加气子站是建在加气站周围没有天然气管线的地方,通过子站运转车从母站运来的天然气给天然气汽车加气。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系统一般配有由一个拖车所装的若干拖车瓶、压缩机、站用储气装置和加气机等设备,整个拖车上的拖车瓶作为整体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站用储气装置和加气机相连。传统的天然气加气子站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若干拖车瓶整体组成的一个拖车瓶组通过一根软管连接到卸气柱,经卸气柱计量后的压缩天然气再进入压缩机加压,加压后的天然气由充气顺序控制盘分配将气体充入站用储气井,然后由站用储气井为加气机供气;由压缩机加压后的天然气也可不充入站用储气井储存,而直接为加气机供气。这种传统的子站供气方式,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压缩机加压为供气和储气的必经程序,压缩机经常处于使用状态、工作时间多,需配备较大功率的压缩机,造成耗电量大,系统运作成本高;2、压缩机的排污多,天然气损耗也大,压缩机长期工作、寿命短;3、加气机从拖车瓶内直接取气的利用率低,站用储气装井的取气量较大,因而站用储气装井的容积大,一般有需建造多个站用储气装井,造成建站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天然气加气子站系统,它能优先用拖车瓶对加气机直接供气,提高拖车瓶内气体的利用率,减少从站用储气装置的取气量,减少压缩机的做功量,降低耗电量,减小站用储气装置容积,从而降低建站成本和运营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天然气加气子站系统,包括拖车瓶,拖车瓶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站用储气装置和加气机相连,其关键于,所述拖车瓶分为多组,每个拖车瓶组分别通过独立的直输管道分支路后与所述加气机的加气枪相连,在所述各直输管道靠近拖车瓶组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切断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各直输管道的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切断阀;在直输管道上第一压力传感器与分支节点之间并联有带压缩机的增压回路,该增压回路的压缩机前后装有单向阀和切断阀;在所述增压回路中的压缩机出口处接有储气支路,该储气支路经第五切断阀、第四单向阀后与从所述站用储气装置接出的备气输送管道相连,在该备气输送管道上储气支路节点之前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且在储气支路节点之后通过支路依次经第五单向阀、第六切断阀与所述加气机的加气枪相接;所述各压力传感器、切断阀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相连,该控制系统根据各拖车瓶组和站用储气装置的压力,优先选择压力较低的管线为被充装容器加注气体。
所述增压回路依次通过第三切断阀、第二单向阀、压缩机后又通过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切断阀接回所述输送管道。
在所述直输管道的支路上第一单向阀之前安装手动阀。
在所述直输管道上第一切断阀之前安装有手动阀。
在所述增压回路上第三切断阀之前和第四切断阀之后分别安装有手动阀。
在所述备气输送管道的支路上第五单向阀之前安装有手动阀。
在所述第一、二压力传感器旁还装有压力表。
所述加气机为双枪加气机。
所述拖车瓶组为3或4组,所述加气机为2~8台。
所述各切断阀为气动阀。
本发明将一个拖车上的拖车瓶分为若干组,每个拖车瓶组分别通过独立的直输管道与加气机相连,在直输管道上并联有增压回路,在增压回路中经过压缩机后分为两路,一路接回直输管道,另一路作为储气支路通往由站用储气装置接出的备气输送管道,备气输送管道通过支路分别与各加气机相连,在各拖车瓶组以及站用储气装置的出口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以检测、传输各拖车瓶组和站用储气装置的压力信号给控制系统,在各拖车瓶组的直输管道、增压回路,经过压缩机的储气支路以及与各加气机相连接的各支路上都安装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切断阀,控制系统可控制各切断阀的开闭,由控制系统按从低到高的原则,优先选择压力较低的管线为被充装容器加注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四联油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四联油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3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投光灯具
- 下一篇:一种高温系统组件密封方法及其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