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发动机平衡降噪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3163.1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田亚平;程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动源摩托车配件销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26 | 分类号: | F16F15/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机 平衡 机构 | ||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平衡降噪机构,包括连杆(1)、左曲柄(2)、右曲柄 (3)、曲柄销(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和平衡轴(7),其中连杆(1) 的大头端通过曲柄销(4)安装在左、右曲柄(2、3)之间,在右曲柄(3)的 轴颈上安装主动齿轮(5),左、右曲柄(2、3)的柄部具有配重块(2a、3a), 该配重块(2a、3a)的下方设置平衡轴(7),平衡轴(7)的中部设有平衡块(7a), 在平衡轴(7)转动时,平衡块(7a)能够从两配重块(2a、3a)之间的间隙中 通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衡轴(7)的右端轴颈上固套有从动齿轮内套(8), 该从动齿轮内套(8)的外圈上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定位槽(8a),所 述从动齿轮(6)套装在从动齿轮内套(8)上,两者间隙配合,并且从动齿轮 (6)与主动齿轮(5)相啮合,在从动齿轮(6)的内圈上开有按圆周均匀分布 的第二定位槽(6a);所述第一、第二定位槽(8a、6a)数目相同,宽度相等, 两槽对接组成弹簧室,各弹簧室内安装压缩弹簧(9),该压缩弹簧(9)的两端 与对应定位槽的槽壁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从动齿轮内套(8)及从动齿轮(6)的左侧设置垫圈(11),右侧设置挡圈(12), 所述垫圈(11)间隙配合装配在平衡轴(7)上,挡圈(12)过盈压装在平衡轴 (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从动齿轮内套(8)的外圈上开设有六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定位槽 (8a),从动齿轮(6)的内圈上开有六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定位槽(6a), 所述第一、第二定位槽(8a、6a)两两成对,组成六个矩形弹簧室,各弹簧室 内安装压缩弹簧(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六个弹簧室内间隔设置有三个限位销(10),该限位销(10)安装在压缩弹簧(9) 中,并且限位销(10)的轴线与对应压缩弹簧(9)的轴线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从动齿轮内套(8)与平衡轴(7)之间装有第一防转销(13),该第一防 转销(13)的轴线与平衡轴(7)的轴线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动齿轮(5)的齿盘部分通过第二防转销(14)与右曲柄(3)连接,该第二 防转销(14)的轴线与主动齿轮(5)的轴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左、右曲柄(2、3)上的配重块(2a、3a)上部为凸台,下部呈半圆形,该配 重块的直径为110~114mm、厚度为17~19mm、上凸台宽度为56~62mm;旋转惯 性矩之和为16294~16594g·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平衡块(7a)为扇形,与平衡轴(7)成一体,该平衡块(7a)的半径为35~37mm、 厚度为13~15mm,旋转惯性矩为3247~3391g·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动源摩托车配件销售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动源摩托车配件销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31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品排废装置
- 下一篇:吸塑冲裁机辅助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