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无风扇带水箱静音智能散热的计算机主机方案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5798.5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0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喻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小兵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8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风扇 水箱 静音 智能 散热 计算机 主机 方案 | ||
1.一种密封无风扇带水箱静音智能散热的计算机主机方案.该方案从整体考虑计算机主机发热的原因、位置,提供优良解决散热方案;同时考虑计算机常见主要故障,加以预防.计算机主机密封,EMC(电磁兼容性,下同)性能优异,同时杜绝内部积尘,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机主机平均无故障时间;智能控制内部温度,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机主机使用寿命,降低计算机主机过热宕机的机率,并可降低能源消耗;无风扇,降低能源的消耗,完全静音,简化计算机机箱结构.缩小计算机主机体积.其特征是:计算机主机完全密封,无任何风扇;两侧有铝质侧板(1),侧板内部为水箱,水箱一端上面有水管接口,另外一端下面有水管接口,外部为散热鳍片;主板(4)上主要发热元件CPU(中央处理器,下同)、北桥、内存产生的热量由CPU上方的热管(heat pipe,下同)(2)传导到铝质侧板(1);计算机电源(3)为特殊设计,主要发热零件在PCB(印刷电路板,下同)背面,安装在铝质侧板上(1),发热零件紧贴切铝质侧板(1),外壳后安装;显卡GPU(图形处理器,下同)产生的热量由热管(5)传导到铝质侧板(1);光驱(10)、硬盘(11)一侧紧贴铝质侧板(1)安装;
计算机主机内部有一热敏电阻(6),热敏电阻接到计算机主机开关板(7),开关板有温度报警LED(8)、外接电源接口(9)和相关的指示灯和开关;两侧铝质侧板(1)的水箱下面有水管接口的在前面用水管(12)两端用快速接头连接,两侧铝质侧板(1)后端上面水管接口靠CPU侧的水管(13)用快速接头接到铝质循环冷却水柱(14)底部潜水泵出水口,另一侧用水管(13)接到顶部注水口.工作时回流热水从注水口到顶端进入循环冷却水柱(14)后,经阻档后沿水柱顶端内壁四周流下利用烟囱效应循环冷却.铝质循环冷却水柱(14)为长管状,有支架,底部密封,外部有鳍片,水位指示软管(15).水位指示软管(15)标有最高和最低水位,水位指示软管(15)内有醒目漂浮物做水位指示用.循环冷却水柱(14)的电源接头接到计算机主机开关板(7)的外接电源接口(9).计算机主机整体由循环冷却水柱(14)铝质侧板(1)水箱组成的水循环系统进行散热,循环冷却水柱中水泵启动和停止由热敏电阻(6)的温度智能控制,开关板(7),开关板有温度报警LED(8)颜色由热敏电阻(6)的控制.循环冷却水柱和计算机主机分开,由水管(13)用快速接头连接,循环冷却水柱(14)和铝质侧板(1)内冷却循环水为首次使用时由注水口注入.可随时倒出和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无风扇带水箱静音智能散热的计算机主机方案,其特征是:计算机主机密封,无任何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无风扇带水箱静音智能散热的计算机主机方案,其特征是:两侧有铝质侧板(1),侧板内部为水箱,水箱一端上面有水管接口,另外一端下面有水管接口,外部为散热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无风扇带水箱静音智能散热的计算机主机方案,其特征是:主板(4)上主要发热元件CPU、北桥、内存产生的热量由CPU上方的热管(2)传导到铝质侧板(1).热管的形状,数量根据需要设计,形状和数量的变化不影响此条权利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无风扇带水箱静音智能散热的计算机主机方案,其特征是:电源(3)为特殊设计,无外壳,主要发热零件在PCB背面,竖直安装在铝质侧板上(1),发热零件紧贴铝质侧板(1),外壳为后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无风扇带水箱静音智能散热的计算机主机方案,其特征是:显卡GPU产生的热量由热管(5)传导到铝质侧板(1)、其它扩展卡如果需要也可传导到铝质侧板.热导管的形状,数量,位置不影响此条权利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无风扇带水箱静音智能散热的计算机主机方案,其特征是:光驱(10)、硬盘(11)一侧紧贴铝质侧板(1)安装.或用热管连接到铝质侧板(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小兵,未经喻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57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