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6535.6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章桂明;陈枝楠;程颖慧;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G01N21/6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罗瑶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和平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美澳型 核果 病菌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方法 | ||
1.一条引物,其序列为SEQ ID NO:1:
5’-CCTTCGGGCCTTGTATGCT-3’。
2.一条引物,其序列为SEQ ID NO:2:
5’-CCAAGAGATCCGTTGTTGAAAGT-3’。
3.一对引物,其序列为:
SZMfc-F:5’-CCTTCGGGCCTTGTATGCT-3’ SEQ ID NO:1
SZMfc-R:5’-CCAAGAGATCCGTTGTTGAAAGT-3’ SEQ ID NO:2。
4.一条寡核苷酸探针,其序列为SEQ ID NO:3:
5’-FAM-CCAGAGGATAATTAAAC-MGB-3’。
5.一对引物和一条寡核苷酸探针,所述一对引物的序列为:
SZMfc-F:5’-CCTTCGGGCCTTGTATGCT-3’ SEQ ID NO:1
SZMfc-R:5’-CCAAGAGATCCGTTGTTGAAAGT-3’ SEQ ID NO:2,
所述一条寡核苷酸探针的序列为:
SZMfc-Pb:5’-FAM-CCAGAGGATAATTAAAC-MGB-3’SEQ IDNO:3。
6.用于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检测的一对引物和一条寡核苷酸探针。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用于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检测的一对引物和一条寡核苷酸探针,所述引物序列为:
SZMfc-F:5’-CCTTCGGGCCTTGTATGCT-3’ SEQ ID NO:1
SZMfc-R:5’-CCAAGAGATCCGTTGTTGAAAGT-3’ SEQ ID NO:2。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用于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检测的一对引物和一条寡核苷酸探针,所述寡核苷酸探针序列为:
SZMfc-Pb:5’-FAM-CCAGAGGATAATTAAAC-MGB-3’SEQ IDNO:3。
9.一种用于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一对引物和一条寡核苷酸探针,所述一对引物的序列为:
SZMfc-F:5’-CCTTCGGGCCTTGTATGCT-3’ SEQ ID NO:1
SZMfc-R:5’-CCAAGAGATCCGTTGTTGAAAGT-3’ SEQ ID NO:2,
所述一条寡核苷酸探针的序列为:
SZMfc-Pb:5’-FAM-CCAGAGGATAATTAAAC-MGB-3’SEQ IDNO:3。
10.一种大豆真菌病害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对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核果褐腐病菌和欧洲种仁果褐腐病菌内转录间隔区进行序列测定及比较分析,分别找出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不同于其它近似种的独有的碱基位点;
(2)设计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的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所述一对引物的序列为:
SZMfc-F:5’-CCTTCGGGCCTTGTATGCT-3’ SEQ ID NO:1
SZMfc-R:5’-CCAAGAGATCCGTTGTTGAAAGT-3’ SEQ ID NO:2,
所述一条寡核苷酸探针的序列为:
SZMfc-Pb:5’-FAM-CCAGAGGATAATTAAAC-MGB-3’SEQ IDNO:3;
(3)加入上述的引物、探针进行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实时荧光PCR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65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管道泄漏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 下一篇:全降解淀粉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