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电热膜材料及纳米电热器件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6860.2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1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武强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B22F1/00;B22F9/04;B05D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电热 材料 器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纳米电热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材料,
导电炭黑粉5-10%;
超微钛粉40-60%;
超微镍粉10-20%;
超微铬粉5-10%;
超微钨粉10-1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电热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材料,
导电炭黑粉6-9%;
超微钛粉45-55%;
超微镍粉12-17%;
超微铬粉5-9%;
超微钨粉11-1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11-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电热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炭黑粉是特导电炭黑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电热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炭黑粉的粒度是10-150nm,所述超微钛粉的粒度是10-150nm;所述超微镍粉的粒度是10-1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电热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铬粉的粒度是30-1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电热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钨粉的粒度是10-2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电热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的粒度是大于等于20目的。
8、一种纳米电热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导电炭黑粉、超微钛粉、超微镍粉、超微铬粉、超微钨粉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按重量比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转速为3500-4500r/min的速度处理10-30分钟,制成均匀混合物;将均匀混合物与含量为70%以上的酒精按1∶2-10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液体;将基材放入高温炉内,在600℃至850℃温度下,烘烤3-10分钟;然后取出基材,趁热用高压喷镀机将上述混合液体快速均匀地喷射到基材的预定表面;将喷有混合液体的基材自然冷却,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电热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是石英硅、搪瓷、陶瓷或云母片,或者是石英硅、搪瓷、陶瓷或云母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电热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炭黑粉的粒度是10-150nm;所述超微钛粉的粒度是10-150nm;所述超微镍粉的粒度是10-150nm;所述超微铬粉的粒度是30-150nm;所述超微钨粉的粒度是10-250nm;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的粒度是大于等于2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武强,未经刘武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68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蒜香型牛蒡酱
- 下一篇:一种GSM/TD双模终端系统间定时关系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