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7864.2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4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姜开利;刘亮;李群庆;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F3/044;B8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手机,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触摸屏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是一种常用的便携式通讯设备。一般地,手机至少包括一本体、一设置于本体表面的显示屏及一设置于本体表面的输入设备,如一键盘。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日益增多,为了便于操作并与显示屏集成,目前,将触摸屏作为主要输入设备设置于显示屏上的移动电话已经被广泛应用,所述触摸屏根据其工作原理和传输介质的不同,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其中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及耐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移动电话中。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和电阻式触摸屏通常包括一个作为透明导电层的铟锡氧化物层(ITO层),Kazuhiro Noda等在文献Production of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 with Inserted SiO2 Anchor Layer,and Applicationto a Resistive Touch Panel(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in Japan,Part 2,Vol.84,P39-45(2001))中介绍了一种采用ITO/SiO2/PET层的触摸屏。然而所述铟锡氧化物层(ITO层)的机械性能不够好、耐弯折性能较差。
随着手机的多样化发展,最近又有人提出了一种柔性手机的概念,其为一种可弯折的手机,然而,由于上述铟锡氧化物层机械性能不够好、耐弯折性能较差,因此,采用铟锡氧化物层作为透明导电层无法满足所述柔性手机可弯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柔性手机的发展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柔性手机,该柔性手机所采用的触摸屏具有耐弯折、机械性能较高的优点。
一种柔性手机,其包括:一柔性本体,该柔性本体包括一通话系统,该通话系统设置于所述柔性本体内部;及一柔性显示屏,该柔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柔性本体表面;其中,该柔性手机进一步包括一柔性触摸屏,该柔性触摸屏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屏表面,该柔性触摸屏包括至少一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包括一碳纳米管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手机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柔性手机采用碳纳米管层作为触摸屏的透明导电层,由于碳纳米管层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如较好的柔韧性和耐弯折性,从而使得整个柔性手机的柔韧性和耐弯折性能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柔性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弯曲成环状的柔性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柔性手机的控制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柔性手机中柔性触摸屏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柔性手机中柔性触摸屏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柔性手机中柔性触摸屏采用的碳纳米管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柔性手机中柔性触摸屏的工作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折叠的柔性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柔性手机中柔性触摸屏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柔性触摸屏沿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柔性手机中柔性触摸屏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手机。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手机10,其包括:一柔性本体12、一柔性显示屏14及一柔性触摸屏16。所述柔性显示屏14设置于所述柔性本体12上,所述柔性触摸屏16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屏14远离所述柔性本体12的表面。所述柔性手机10因所述柔性本体12、柔性显示屏14及柔性触摸屏16具有一定的柔性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反复弯折,如根据需要将其由平板状弯曲成环状,或将其折叠成占用空间较小的、便于携带的折叠状手机。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手机10可弯曲成一环状手机以使其可戴在手腕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7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通道人机交互桌体表面电视机
- 下一篇:动态映射加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