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包装盒的制造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8606.6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玉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8/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85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包装 制造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软材料与金属板的结合,尤其涉及采用粘结胶 将二者结合的方法,特别涉及在已经成型的金属盒上粘结外包贴片 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金属盒与外包软贴片粘合的方法一直是用万能 胶粘连。具体工艺是先将胶水刷在皮革上凉干,金属盒上刷胶凉干然 利用包皮加温挤压使其粘连。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1.万能胶均有毒化工原料(甲苯)人体长期接触对身体有害;
2.由于是金属和皮革均要刷胶,浪费了很多的电力资源和人力 资源,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3.生产过程中甲苯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排放,也会对大气造成严 重的污染,破坏空气的质量。
4、原有的技术背景及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为:人工将金属盒套 在冲压加温的模头上加温———然后人工将皮革放在下模冲压区, 启动控制按纽开关———第一个气缸将内模推动归位,第二个气缸 将金属盒下压至设定好的下模内(金属盒外面已皮革粘连)———然 后第二个气缸迅速升起再二次下压(金属盒内面与皮革粘连)——— 二次下压升起后———第一个气气缸将内模推出———碰到行程开 关后第三个气缸将产品顶出模具———人工再将产品拿开,然后重 复二次工作。
此机的缺点是:
a.不可连续工作;
b.人工操作时,手长时间伸入机器冲压区,对工人安全造成很大 的危害,现实中已有无数的工伤事故;
c.此机由于是单模头加温重复下压,使模头第一次下压返回时 会将皮革的胶水粘附在模头上,二次下压时会有胶水粘在内盒边造 成产品清洁困难及损坏;
d.工作效率底;
e.现有机械设备不能使用热溶胶粘连金属盒与皮革,因为现有 的热溶胶需要加温至150℃左右方能使其溶解,现有皮革均不能承 受150℃高温挤压,以为如此高温会使皮革严重破损;如果要降低 温度,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生产效率所不允许。
长时间以来,现有厂家均没有攻克以上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金属包 装盒的制造方法和设备,本发明的方法改变利用从外部加温外包贴 片,再挤压使其与金属盒粘连的工艺,本发明增加一个低温模头与 一个高温模头配套,采用热熔胶替代万能胶,在外包贴片内部涂覆 一层热熔胶,本发明的工艺是使内部的金属盒加热,然后热熔胶被 金属盒瞬间加温熔化,因而不会伤及皮革。
而且本发明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 本,净化了环境,保证了安全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实施一种金属包装盒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首先制备包装盒的金属盒体及外包贴片;
B、再在外包贴片的一面涂覆热熔胶成为着胶贴片;
C、将着胶贴片置入凹模具,将金属盒体套入已经加热的热 熔凸模具,执行控制系统的第一控制模块的前半程,第 一驱动装置将凹模具移动到热熔凸模具之下;
D、开始执行控制系统的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驱动装置带动 热熔凸模具将金属盒体压入凹模具;
E、接下来,热熔凸模具、金属盒体在凹模具中停留一个熔 压时间,使热熔胶熔化,并使着胶贴片与金属盒体充分 粘合;
F、接下来,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热熔凸模具从装载了金属盒 体、着胶贴片的凹模具中脱出,回到初始位置,第二控 制模块结束;
G、然后,执行控制系统的第一控制模块的后半程,第一驱 动装置将装载了金属盒体、着胶贴片的凹模具移动到冷 压凸模具下方,第一控制模块结束;
H、接下来,冷压凸模具受控制系统的第三控制模块控制, 由第三驱动装置带动压入凹模具,使凹模具中的已经粘 结在金属盒体上的着胶贴片更加平整牢固;
I、接下来第三驱动装置带动冷压凸模具从凹模具中脱出, 第三控制模块的控制结束;
J、粘结完成的成品盒体退出凹模具。
上述方法中,步骤C所述的将着胶贴片置入凹模具,是在凹模 具置于冷压凸模具下方以外的位置时,置入的;所述的金属盒体套 入已经加热的热熔凸模具,是在凹模具已经移动到冷压凸模具下方 时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玉,未经何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8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汽车大厢加热装置
- 下一篇:食品分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