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9460.7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詹雄光;张帆;颜宝娟;罗俊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雄光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6;B27D1/08;B27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艺术 装饰 板板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板,尤其涉及一种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及 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艺术装饰板在家居装修中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利用板面的平 面花纹,二是使用雕刻的立体花纹。立体花纹的装饰板如波浪板。作 为装饰材料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了,但作为装饰材料来说,由于波浪板 本身的特性造成该产品的颜色和纹理相对比较死板;尤其是颜色方面, 该产品的花纹是通过油漆的效果做出来的,很难做到多种色彩的组合, 而且在油漆的掩盖下,无法感觉木材的质感。即使一开始比较新颖, 时间长了就给人感觉很普通,缺乏艺术性和观赏性,传统的波浪板无 法应用到高档的装饰场所。
传统的重组木装饰板的表面可以展现完美的仿天然木纹,可以用 作高档的平面装饰,但却难以雕刻出艺术的立体花纹,限制了它的广 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雕刻出艺术立体花纹, 观赏性较好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雕刻出艺术立体 花纹,观赏性较好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组木 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由层叠的木皮粘 合压制形成,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包括雕刻层,雕刻层中的木皮为 重组木木皮;所述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重组木木皮制备步骤:
101a)单板染色,按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深浅以有规律的数量比例相 间配置或或按单一的颜色组坯后热压形成重组木;
101b)对步骤101a形成的重组木刨切形成重组木木皮;
102)板材组坯步骤:板材组坯时分为竖板和横板,所述的竖板的纤维 的方向与压合模具的纵向轴线方向相同,所述的横板的木纤维的方向 与压合模具的横向轴线方向相同;雕刻层中竖板和横板按1至4块竖 板配1块横板循环排列,雕刻层的外表层为竖板。
103)压合步骤。
以上所述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在步骤101b中对 步骤101a形成的重组木刨切形成平刨木皮、横向斜刨木皮或纵向斜刨 木皮:所述的平刨木皮是刨切平面与重组木单板所在平面平行或基本 平行刨切出来的木皮;所述的横向斜刨木皮是刨切平面与重组木单板 所在平面在横向斜交刨切出来的木皮;所述的纵向斜刨木皮是刨切平 面与重组木单板所在平面在纵向斜交刨切出来的木皮。
以上所述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斜刨木皮刨切时 刨切平面与重组木单板所在平面斜交的交角在6°至14°之间,平刨 木皮刨切时刨切平面与重组木单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不大于1°。
以上所述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在步骤102中, 雕刻层的竖板和横板都采用平刨木皮,或雕刻层的竖板和横板都采用 纵向斜刨木皮,或雕刻层的竖板和横板都采用横向斜刨木皮。
以上所述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在步骤102中, 雕刻层的竖板采用纵向斜刨木皮,横板采用平刨木皮;或雕刻层的竖 板采用横向斜刨木皮,横板采用平刨木皮。
以上所述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在步骤102中, 组坯的重组木木皮平均含水率在12%至16%之间,局部含水率不低于8% 或不高于18%,含水率超出12%至16%的总面积不大于整张木皮面积的 10%。
以上所述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在步骤102中, 除表层和底层的木皮单面涂胶外,其余木皮双面涂胶,双面涂胶的涂 胶量为每平方米110至130克。
以上所述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在步骤103中, 预压时间为1至2小时,热压时间5至10分钟,热压温度90至110 摄氏度。
以上所述的重组木艺术装饰板板材的成型方法,在步骤103之后, 包括养护步骤:热压后的板材码垛养护,板与板之间用复数根隔条隔 开,同一层的隔条厚度相同;隔条平行于板材的横边,隔条间接40至 60厘米间距等距排列,不同层的对应隔条位于同一竖直面;板材垛的 顶部压有重物,养护时间为12至24个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雄光,未经詹雄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9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波信号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下一篇:插塞连接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