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材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1159.X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鹏 |
主分类号: | D01F2/06 | 分类号: | D01F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材 粘胶 纤维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竹材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首先进行备料,再通过预水解、蒸煮、洗浆、除砂、浓缩、漂白、酸处理、除砂、浓缩、抄浆、烘干、浸渍、老成、黄化、后溶解、过滤、脱泡、过滤、纺丝、后处理工序处理制得成品竹材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备料中对竹材进行去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皮处理可以在备料的任何阶段进行,去皮处理程度是以下的任意一种:
A:去除竹材表皮层的浅表部分;
B:去除竹材的表皮层;
C:去除竹材角质层的一部分;
D:去除竹材的角质层;
E:去除竹材木质层的浅表部分;
F:去除竹材的木质层;
G:去除竹材竹节的一部分;
H:去除竹材的竹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皮处理可以在备料的任何阶段进行,去皮处理程度是以下任意几种的组合:
A:去除竹材表皮层的浅表部分;
B:去除竹材的表皮层;
C:去除竹材角质层的一部分;
D:去除竹材的角质层;
E:去除竹材木质层的浅表部分;
F:去除竹材的木质层;
G:去除竹材竹节的一部分;
H:去除竹材的竹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竹材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工艺过程如下:
(1)、备料:将选好的竹材加工成长10~50mm、宽10~50mm的竹块,用机械设备加工进行去皮处理;
(2)、预水解:将切好的竹块放入蒸煮器中,分二段升温和高温保温三个阶段蒸煮,液比1∶1~5,一段升温由常温升至155℃,时间30~240min,二段升温至180℃,时间30~180min,高温保温温度155~180℃,保温时间30~300min,期间进行多次小放汽以消除假压,水解后,带压排液;
(3)、蒸煮:可采用硫酸盐法、氧碱法及烧碱法等碱法蒸煮任选其一:
A、硫酸盐法:用碱量对绝干浆量5~30%、硫化度5~30%、液比1:1~5,由二段升温、第三段保温法蒸煮,一段升温由常温升至155℃,时间30~240min,二段升温至180℃,时间30~240min,高温保温温度155~180℃,时间30~300min,期间进行多次小放汽;
B、烧碱法:用碱量对绝干浆量10~35%、液比1∶1~5,由二段升温、第三段保温法蒸煮,一段升温由常温升至155℃,时间30~240min,二段升温至180℃,时间30~240min,保温温度155~180℃,时间30~300min,期间进行多次小放汽;
C、氧碱法:用碱量对绝干浆量6~20%、液比1∶1~5、通氧压力0.3~0.7MPa,升温由常温升至155℃,时间30~240min,然后进行保温,时间30~660min,期间进行多次小放汽;
(4)、洗浆:用洗浆机洗涤,进浆浓度1.0~1.5%;
(5)、除砂:用除砂机除去杂质;
(6)、浓缩:用浓缩机进行浓缩,使浆浓度达3~3.5%;
(7)、漂白:用次氯酸盐漂白,在调碱量10~380g/m3条件下进行漂白,漂白用氯量0.1~1.0g/L,漂白时间15~180min,漂白温度20~70℃,根据需要的漂白效果,必要时可以进行多段漂白,漂白用的次氯酸盐可以采用次氯酸钙或次氯酸钠;
(8)、酸处理:对浆料绝干量加入盐酸0.1~8%,时间10~60min,水洗至残酸量≤0.5g/L,显然,酸处理也可以采用硫酸,采用硫酸时,对浆料绝干量加入硫酸0.15~11%,时间10~150min,水洗至残酸量≤0.5g/L;
(9)、除砂、浓缩、抄浆:均在设备中进行;
(10)、烘干:温度50~120℃;
(11)、浸渍:温度10~75℃,时间10~150min,碱浓度100~300g/L,变性剂对甲纤维素重量为0.5~5%;
(12)、压榨、粉碎:均在设备中进行;
(13)、老成:温度10~30℃,粘度20~80秒;
(14)、黄化:根据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不同对应加入CS2进行黄化,黄化初温20~45℃,终温30~60℃,时间30~400min,生产长丝时,加入的CS2对甲纤维素重量8~45%,生产短纤时,加入的CS2对碱纤维素重量25~35%;
(15)、后溶解:溶解温度10~30℃,时间30~400min;
(16)、过滤、脱泡、过滤:在脱泡罐、过滤机中进行;
(17)、纺丝:酸浴液的组成:H2SO4 60~148g/L,ZnSO4 6~15g/L,Na2SO4 180~350g/L,温度40~70℃;
(18)、后处理:进行多次水洗,水洗温度常温~70℃,碱洗温度40~80℃,碱浓度3~10g/L,脱硫温度40~60℃,酸洗浓度0.6~5g/L,酸洗温度常温~60℃,上油浓度0.6~12g/L,上油温度常温~60℃,烘干温度50~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鹏,未经黄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1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条之链片
- 下一篇:铝氧化材料的染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