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3-二甲基丁酸甲酯氢化合成3,3-二甲基丁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2232.5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黎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37/00;C07C31/125;C07C29/149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丁酸 氢化 合成 丁醇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以3,3-二甲基丁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催化氢化反应合成3,3-二甲基丁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3-二甲基丁醇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可用于制备3,3-二甲基丁醛,而后者是合成强力甜味剂纽甜的必需原料。文献已公开的3,3-二甲基丁醇的制备方法是以硫酸、异丁烯和乙烯反应得到3,3-二甲基丁基硫酸酯,然后再水解即得3,3-二甲基丁醇,收率以异丁烯计为30%~50%(参见美国专利US 7,348,459和中国专利200810005724.X)。上述方法反应条件苛刻,3,3-二甲基丁醇收率较低,造成3,3-二甲基丁醇的制备成本很高。而且原料异丁烯和乙烯都是气体,不便运输,这对许多远离石油化工厂的精细化工厂来说,不易得到。另外,制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酸,对环境影响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3-二甲基丁酸甲酯氢化合成3,3-二甲基丁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容易、生产成本低、收率较高和环境友好,采用所述3,3-二甲基丁酸甲酯氢化合成3,3-二甲基丁醇的催化剂制备3,3-二甲基丁醇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3,3-二甲基丁酸甲酯氢化合成3,3-二甲基丁醇的催化剂,是负载型的钯和铜双金属催化剂,载体为SiO2,催化剂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钯0.01~0.1,铜0.01~0.05,二氧化硅0.85~0.98。
本发明所述3,3-二甲基丁酸甲酯氢化合成3,3-二甲基丁醇的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具体步骤为:
1)将乙二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后加热,搅拌,再加入二硝基二氨钯[Pd(NH3)2(NO2)2]和Cu(NO3)2·3H2O,继续搅拌;
2)在上述体系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搅拌后加入水和乙醇,得粘稠溶液,静置后转变为凝胶;
3)将凝胶干燥;
4)将干燥后的凝胶悬浮于环己烷中,通入氢气鼓泡活化,然后抽滤,干燥,即得3,3-二甲基丁酸甲酯氢化合成3,3-二甲基丁醇的催化剂。
在步骤1)中,按质量比,乙二醇∶乙酰丙酮∶二硝基二氨钯[Pd(NH3)2(NO2)2]∶Cu(NO3)2·3H2O最好为(32~40)∶(2~10)∶(0.2~2)∶(0.35~1.75),所述加热的温度最好为70~90℃,所述继续搅拌的温度最好为70~90℃,继续搅拌的时间最好为1~10h。
在步骤2)中,按质量比,正硅酸四乙酯∶乙二醇∶水∶乙醇最好为(27.25~30.45)∶(32~40)∶(4.5~8.5)∶(5~9),所述搅拌的时间最好为1~5h,所述静置的时间最好为8~24h。
在步骤3)中,所述干燥最好在90~150℃下真空干燥6~24h。
在步骤4)中,按质量比,环己烷∶乙二醇最好为(5~10)∶(32~40),所述通入氢气鼓泡活化的温度最好为80℃,通入氢气鼓泡活化的时间最好为1~5h,所述干燥最好在室温下真空干燥12~24h。
采用本发明所述3,3-二甲基丁酸甲酯氢化合成3,3-二甲基丁醇的催化剂,3,3-二甲基丁酸甲酯氢化合成3,3-二甲基丁醇的方法如下:
氢化反应在带磁力搅拌的高压釜中,在有溶剂存在下进行,按质量百分比,催化剂用量为3,3-二甲基丁酸甲酯的2%~20%,反应温度为120~180℃,氢气压力为1.0~5.0MPa,反应时间为5~10h;合适的溶剂包括环己烷、正庚烷等烷烃,按质量比,溶剂与3,3-二甲基丁酸甲酯的配比为(5~20)∶1。
溶剂应能较好地溶解反应物,并且不能被氢化。
本发明的原料3,3-二甲基丁酸甲酯和氢气价廉易得,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3,3-二甲基丁醇收率高,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工艺简便,易于工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00KA铝电解槽配套的中粒级炭阳极
- 下一篇:无标记人体运动捕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