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容量均温节能辊道窑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5472.0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6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冯青;汪和平;朱庆霞;童剑辉;宫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主分类号: | F27B9/00 | 分类号: | F27B9/00;F27B9/30;F27B9/36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文 |
地址: | 333000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节能 辊道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道窑,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窑内及其断面温度的均匀性要求高、窑内热容量与产品容量要求大、节能效果要求好的辊道窑。
背景技术
辊道窑由于断面温度均匀、传热效率高、能耗较其他陶瓷窑炉低,已成为我国建筑瓷砖厂普遍采用的烧成设备。目前,随着建筑陶瓷厂家的产量和瓷砖的尺寸规格越来越大,窑炉也越建越长、断面也愈来愈宽,窑内的温度自然也就越来越难以控制,而由于窑内温度不均匀带来的烧成缺陷,如变形、色差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同时由于产量大,烧成速度快,为减小断面温差,辊道窑断面相对较小,导致窑内气体热容量不足,造成窑内温度不稳定,使产品质量不稳定,尤其是对大规格尺寸的制品来说,更难保证其烧成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建陶生产属于高能耗产业,其中窑炉占总能耗的30%左右,因此,施行辊道窑进一步节能也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一直以来,国内外厂家都在进一步研究改进辊道窑的结构和烧成原理,以达到更好的烧成质量和节能效果,一般厂家都从工艺及烧面上来进行改造,但效果均不理想。因此,研究一种具有窑内及其断面温度更均匀,热容量大和产品容量大,同时又能充分利用窑炉余热,达到进一步节能等多重优点的新型辊道窑,是目前建陶生产企业实现高产、优质、节能与环保,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窑内及其断面温度更均匀、热容量和产品容量大、同时又能提高窑内冷却带的换热效率和余热利用率、进一步降低能耗的大容量均温节能辊道窑。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超宽窑体和辊棒,超宽窑体由窑顶、窑墙和窑底,辊棒安装在超宽窑体内,将窑内空间分成辊上和辊下两部分,特征是还包括节能管屏系统和温度均匀器装置,其中安装在急冷段和缓冷段内的节能管屏系统由上管屏管道和下管屏管道组成,安装在预热带和烧成带内的温度均匀器装置由均匀温度辊棒、左右金属圆盘、左右轴承和手柄组成,在窑内的辊棒上方的窑墙上加工有圆孔,均匀温度辊棒的两端穿过圆孔伸出超宽窑体外分别与左右金属圆盘固定连接,左中轴的左端固定在手柄上,右端穿过左轴承固定在左金属圆盘上,左轴承固定在左轴承座上,右中轴的左端固定在右金属圆盘上,右端固定在右轴承中间,右轴承固定在右轴承座上。
上管屏管道和下管屏管道均沿窑长方向安装,其中上管屏管道安装在辊棒的上方、超宽窑体内的顶部,上管屏管道通过套在上管屏管道外的夹套承重,夹套与挂钩相连,挂钩穿过窑顶,挂在窑顶上部的钢架上,下管屏管道沿窑长方向直接安放在窑底。
或,上管屏管道和下管屏管道也可均沿窑宽方向安装,上管屏管道安装在辊棒上方,下管屏管道安装在辊棒下方。
辊上、辊下的高度之比为1∶1.3,窑内宽为3-5米。
在左右金属圆盘之间固定连接有2-4根均匀温度辊棒。
所述的2-4根均匀温度辊棒是相互平行的。
本发明还包括长短焰燃烧系统和窑炉密封系统,长短焰燃烧系统安装在烧成带和预热带的两侧窑墙上,长短焰燃烧系统由长焰烧嘴和短焰烧嘴组成,且长焰烧嘴和短焰烧嘴呈空间交错布置,并在各自对面的窑墙相应位置分别设有长焰观火孔和短焰观火孔。
为了防止因急冷段的压力减小导致烧成带内的烟气倒流至急冷段,保证窑炉的稳定运行,在急冷段与烧成带的交界处设有窑炉密封系统,窑炉密封系统包括挡板、挡墙、高温密封材料、上压力补偿管和下压力补偿管。
本发明通过将窑内辊上、辊下高度之比由目前的1∶1.1提高到1∶1.3,增加了窑内断面高度,提高了断面的热容量,同时通过增加窑内宽来增加产品容量,提高产量。本发明利用通入上管屏管道和下管屏管道内的冷空气与窑内热空气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果和冷却效率,实现对冷却带余热梯级利用。本发明通过调节窑内温度均匀器装置中的两根均匀温度辊棒的相对位置,改变气流分层状态,可进一步提高窑内温度的均匀性。由于长短焰燃烧系统中的短焰烧嘴和长焰烧嘴呈空间交错布置,使其火焰沿窑内宽方向分布与普通辊道窑的不同,可更有效地减小窑内断面温差,达到均匀窑温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充分均匀窑内预热带和烧成带的温度、进一步减小截面温差,同时提高窑内断面的热容量,满足大产量的需要,还能实现对冷却带余热梯级利用,提高余热利用率,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温度均匀器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预热带内长短焰燃烧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烧成带内长短焰燃烧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节能管屏系统实施例1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节能管屏系统实施例2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未经景德镇陶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散斑的计量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针式节流阀的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