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炭疽致死因子结构域(LFn)与炭疽水肿因子结构域(EFn)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9513.3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薇;郭强;孔毅荣;徐俊杰;董大勇;赵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A61K39/02;A61P31/04;A61P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疽 致死 因子 结构 lfn 水肿 efn 融合 蛋白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由SEQ ID No 2所示的第28-263位氨基酸残基 序列与SEQ ID No 6所示氨基酸残基序列以连接肽连接而成,其中SEQ ID No 2所示的第28-263 位氨基酸残基序列位于融合蛋白的N端,SEQ ID No 6所示氨基酸残基序列位于融合蛋白的C 端,所述连接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如SEQ ID No 4所示。
2.一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由SEQ ID No 2所示氨基酸残基序列与SEQ ID No 6所示氨基酸残基序列以连接肽连接而成,其中SEQ ID No 2所示氨基酸残基序列位于融 合蛋白的N端,SEQ ID No 6所示氨基酸残基序列位于融合蛋白的C端,所述连接肽的氨基酸 残基序列如SEQ ID No 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蛋白在制备治疗因炭疽毒素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 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95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