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波导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6378.5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邵鸣达;俞国庆;徐琴琴;王文龙;王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方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10 | 分类号: | G02B6/10;G02B6/12;G02B6/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诚午;李 丽 |
地址: | 215126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9月25日,申请号为200710151335.3,发明 名称为“光波导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圆级光波导及其 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信息传输速度的要求日 益提高。以往的“电”互连,也就是以铜线为基础的电子信号传输线路 所能承载的信号带宽已经接近饱和,于是光互连技术为基础的光通信应 运而生。光互连是一种利用光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实现计算机系统结 构内各部件之间或各系统之间互连的技术。从光互连所用的传输介质来 看,主要有光波导互连、光纤互连以及自由空间光互连等技术。从光互 连在计算机系统结构中所处的层次来看,它可以在计算机与计算机、背 板与背板、平面内芯片与芯片及自由空间内芯片与芯片之间等不同层次 实现光互连。光互连技术在通信带宽、等程传输、抗电磁干扰及低能耗 等方面比电互连有巨大的优势。
在上述光互连传输介质中,光波导广泛应用于芯片内、芯片间与芯 片模块以及背板之间的光互连。光波导由芯层(core layer)和包层(clad layer)组成,其中芯层构成光路,光在光路中必须满足全反射才能高效 地传播。因此在光波导中,芯层材料的折射率必须高于外包层材料的折 射率,才能使光在光路中全反射从而沿着设计的路线传输。
光互连系统结构中通常包括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反射耦合器、 平板光波导(以下简称光波导)以及作为互连媒介的光纤,光波导的尺 寸通常为微米级,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互连通过光波导和光纤完成。 出于芯片、背板的布局、器件尺寸等设计因素的考虑,激光器发出的光 通常不会以直线的方式进入光纤,而是要转换一定角度。图1为具有光波 导的光互连结构简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激光器发出的光20通过反射耦 合器(端面12)进入平板光波导10,平板光波导10将光转换一个角度后 以全反射的方式耦合进入光纤30。上述光波导10的端面12需要削成具有 特定角度的斜面,典型的角度为45°,以便将入射光的方向转换90°, 同时要求光波导10的端面12为镜面,以满足反射耦合器全反射的要求。
现有的形成上述光波导10的方法主要包括纳米压印技术和软模转印 技术。纳米压印技术是利用光刻、刻蚀等半导体平面工艺技术在基底表 面的压模材料,例如氧化硅(SiO2)或氮化硅(SiN)中形成与光路形状 相匹配的纳米压印模具。然后利用纳米压印模具在光波导表面的芯层材 料中压制出光路。图2至图5为说明利用纳米压印技术形成光波导结构的 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基底20表面形成下包层22;然后在下外包层 22表面形成芯层材料层24,如图3所示;随后,将纳米压印模具30与芯层 材料层24压合,如图4所示,从而在芯层24中形成由芯层材料构成的光路 26,如图5所示。图6为图5中光波导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箭 头所指方向为光信号传输方向。位于基底20的外包层22表面的光路26, 需要具有非常光滑的顶面和侧面,以保证在形成上包层之后光在光路中 不会产生漫反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光路26的端面需为镜面,以保证 入射光的全反射耦合。这就对纳米压印模具30的制作工艺提高了很高的 要求,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纳米压印模具是非常昂贵的,这无疑大大增 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当设计的光路改变的时候,就要订购相应的模具, 降低了工艺灵活性,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软模转印技术是在模具上制造好光路之后,再覆盖结合到底材之上。 该方法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制造工艺的过程比较长。软模具覆盖之后 再去除还易产生残留物的问题。此外更为严重的就是镜面问题,软模具 只能利用光纤材料本身来做镜面,镜面的反射效果受材质的限制,造成 光信号损耗的减少程度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圆级光波导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利 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能够制造出接触面光滑、厚度均匀且端面 为任意角度镜面的微米级光波导,同时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包括基底和 基底上的限制层,所述限制层中具有凹槽,凹槽两侧的端面为斜面,至 少在所述斜面表面具有反射镜面层,在所述凹槽中包括芯层,在所述芯 层的表面具有包层。
优选地,所述基底和限制层为同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方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晶方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6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