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车桥独立悬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7540.5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海 |
主分类号: | B60G3/00 | 分类号: | B60G3/00;B60G11/28;B60K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车桥 独立 悬架 | ||
本发明属于汽车悬架结构和动力传递结构。
现有的汽车悬架在弹簧下面除了轮胎轮毂以外,还有制动器、后桥、差速器、传动轴和减震器等金属设备,这些设备没有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工作条件恶劣,容易碰撞损坏,生产要求比较高;这些部件一方面增加了弹簧下面的质量,质量越大汽车行驶的平顺性越差;另一方面使车身距离地面的间隙减小,影响汽车通过复杂地面的能力;簧下质量越大,燃料经济性也自然越差。
为了取消非固定安装的动力传递、车桥等,本发明通过新的结构使传动轴、差速器、后桥、驱动轴、制动器、减震器部件等安排在汽车车架以上,仅仅独立悬架和轮毂、轮胎进行有限的上下和旋转运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传动轴、差速器、驱动轴、制动器、减震器部件等固定安排在汽车车架上,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差速器、驱动轴传递,到达制动器/离合器,再经过驱动轴/驱动齿轮,直接驱动轮毂内齿轮;悬架曲拐体仅仅可以围绕驱动轴的中心摆动旋转运动,完成轮胎适应地面变化的运动;悬架曲拐体在车架内部固定安装弹簧/减震器支坐,弹簧/减震器部件等固定安排在汽车车架上,依靠空气弹簧的弹力,驱动悬架曲拐体做往复运动。
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可以达到1增加汽车底盘距离地面的间隙;2减小汽车弹簧下面的质量,使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得到比较大的提高;3简化悬架/轮毂的结构;4减小变速箱的传动比,进而减轻动力传动系统的重量;5改善汽车的燃料经济性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系统原理图。
图2是悬架曲拐体机构运动简图。
图3是图2的运动分析图。
图4是图2的运动分析图。
图5是悬架曲拐体倾斜原理图。
在图中,1差速器,2传动轴,3半轴,4离合器/制动器,5驱动轴,6驱动齿轮,7轮毂/内齿圈,8轮胎,9悬架曲拐体,10空气弹簧支坐,11车架及悬架固定卡坐。
在图1中,从传动轴2过来的动力经过差速器1,半轴3,向离合器/制动器4传递,如果离合器/制动器4分开,驱动动力切断,汽车滑行;如果离合器/制动器4的制动盘进一步运动,实现制动器制动;反之,离合器/制动器4闭合后,动力经过驱动轴5驱动齿轮6做定轴旋转运动;离合器/制动器4具有动力传动、动力分离、车辆制动的复合功能。
在图2中,悬架曲拐体9有两个中心,一个是其本身和轮毂/内齿圈7共同的中心,保证轮毂/内齿圈7的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另一个是悬架曲拐体9与驱动轴6共同的中心,保证悬架相对车架的旋转和上下运动。
驱动齿轮6与轮毂/内齿圈7中的内齿轮啮合,两齿轮的分度圆(或者叫节圆)相切,驱动轮胎8同向旋转运动;
在图3中,轮毂/内齿圈7的中心轴固定安装在悬架曲拐体9的第一中心a轴上,做定心旋转运动;在悬架曲拐体9做摆动运动的同时,轮毂/内齿圈7和轮胎8做无限制的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倒退。
悬架曲拐体9的第二中心轴b与驱动轴5的中心同心,悬架曲拐体9可以围绕驱动轴5和驱动齿轮6的中心b旋转摆动运动,完成轮胎8适应地面变化的运动;
在图5中,悬架曲拐体9上两个转动中心a、b的轴心线可以不平行,悬架曲拐体9的平面不垂直于轴心b,使得轮胎8可以不垂直于地面;
在图1中,车身上的车架及悬架固定卡坐11不动,从外面约束悬架曲拐体9第二中心轴b与驱动轴6的中心同一轴心旋转运动;悬架曲拐体9同时与空气弹簧支坐10是刚性一体的,驱动空气弹簧支坐10在车架内部的空间中往复运动,这使得空气弹簧/减震器的运动都得到车架的保护,它们的质量都是弹簧上质量。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反向弹簧力使悬架做返回运动。
在图4中,L为悬架曲拐体9上a、b两个中心的偏心距,当悬架曲拐体9上下摆动幅度为上下各30度的时候,轮胎8的上下摆动距离是L;当悬架曲拐体9上下摆动的幅度是上下各45度的时候,悬架曲拐体9上下摆动的幅度是1.4L;
在图3中,在轮胎8遇到障碍,产生高低颠簸的情况下,轮胎8和轮毂7悬架曲拐体9等绕驱动轴5的中心b旋转,驱动齿轮6与驱动轴5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与内齿圈7的位置虽然发生了角度变化,但齿轮节圆相切的关系没有变化,不影响驱动齿轮6的驱动运动;
悬架曲拐体9上固定的空气弹簧支坐10,把旋转位移产生的力传递到减震器/空气弹簧上,实现车轮的避震运动;汽车通过该障碍后,空气弹簧上的弹力驱动支杆10,做回复运动,驱动车轮8返回原来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海,未经叶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级减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苹果树皮制作工艺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