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栽培筐及食用菌筐式集成栽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7617.9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钇斌;熊 雁 |
地址: | 51007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栽培 集成 栽培法 | ||
1、一种食用菌栽培筐,筐壁(1)自上而下渐变窄,筐壁(1)上端为筐沿(3),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筐壁(1)内表面上各设置自上而下的两嵌槽(6),嵌槽(6)在筐壁(1)的外表面形成为可与另一相同栽培筐相应嵌槽(6)相配合的凸缘(7);右侧筐壁(1)的两嵌槽(6)上端槽口的间距小于左侧筐壁(1)两嵌槽(6)下端间距,左侧筐壁(1)的两嵌槽(6)上端槽口的间距大于右侧筐壁(1)两嵌槽(6)下端间距;筐壁(1)前后侧面上部各设置有两个窗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叠式食用菌栽培筐,其特征在于两侧的两嵌槽(6)组成呈类似“八”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叠式食用菌栽培筐,其特征在于筐沿(3)在每一槽口的侧边处均设有一凹坑(8),该凹坑(8)可与反向叠放在其上面的另一相同筐的凸缘(7)下端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叠式食用菌栽培筐,其特征在于筐壁(1)左右侧面底部具有排水孔(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叠式食用菌栽培筐,其特征在于筐壁(1)两侧的两凸缘(7)之间各具有一水平设置的限制梁(9)。
6、一种食用菌筐式集成栽培法,工艺过程包括培养基装筐、灭菌、接种、养菌、出菇采收,其特征在于整个工艺过程中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菌筐式集成栽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用传统袋式栽培或块式栽培方法制作培养基;
②培养基装筐:将完成拌料充装的培养基袋放入食用菌栽培筐内,或直接在筐内压块,并盖上薄膜;
③整车灭菌:将食用菌栽培筐叠放在底车上,整体推入灭菌设备,连车连筐一齐用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
④连筐冷却:整筐卸车分散放置或采用制冷机整车强制冷却;
⑤整筐接种:接种在筐内完成,整筐移动;
⑥整车搬运:接完种的培养基连筐一齐叠放在托盘上,用叉车集成搬运到培养车间;
⑦排筐养菌:将食用菌栽培筐的正面朝向两侧,按1-3个筐成一排,多层堆叠排列栽培筐替代床架进行养菌,利用高举式叉车的抬高能力和托盘承托实现一次到位;
⑧筐式管理出菇:采用培养车间气温调节、喷水、喷雾或滴灌、添加灯光或引入散射自然光、自动或被动通风方式,通过筐壁(1)前后侧面上部开设的窗口(2)和培养基上的盖膜,实现培养基的控温、控湿以及光照和透气性调节;
⑨筐内采收:从筐壁(1)前后侧面上部开设的窗口(2)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并采收成熟的子实体;
⑩整车清渣:完成栽培周期的培养基废渣连同托盘和栽培筐,用叉车整体搬出培养车间,倾倒废料后,栽培筐用喷枪水洗干净后重复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菌筐式集成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上的盖膜可采用不同种类、厚度、颜色的薄膜和在膜上开孔、多层覆膜的方式,满足食用菌不同栽培品种、不同气候环境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6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