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右旋雷贝拉唑或其盐为主要成分的注射用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1288.5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乐生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439 | 分类号: | A61K31/4439;A61K9/19;A61P1/04;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右旋 贝拉 主要成分 注射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右旋雷贝拉唑或其盐的注射用组合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雷贝拉唑的化学名称为
2-[[[4-(3-methoxypropoxy)-3-methyl-2-pyridinyl]methyl]sulfinyl[1H]-benzimidazole
其化学结构式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采用其药用盐,多常见的为钠盐、钾盐和镁盐。雷贝拉唑钠属于抑制分泌的药物,是苯并咪唑的替代品,无抗胆碱能及抗H2组胺特性,但可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来抑制胃酸的分泌。此酶系统被看作是酸质子泵,故雷贝拉唑钠作为胃内的质子泵抑制剂阻滞胃酸的产生,此作用是剂量相关性的。动物试验证实雷贝拉唑钠在用药后不久即可从血浆和胃粘膜中排出。
雷贝拉唑钠包括左旋和右旋两种光学异构体,但是实际上所使用的活性成分为两种光学异构体的消旋混合物。但是实验表明雷贝拉唑右旋异构体的药理作用要明显强与左旋异构体及其消旋体。而且其最低有效剂量较消旋体小,代谢半衰期长,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
一项药理学研究表明:在阿司匹林和组胺引起的溃疡大鼠模型中右旋雷贝拉唑的作用明显强于左旋体和消旋体,实验结果如(表1)
表1右旋雷贝拉唑、左旋体和消旋体的抗溃疡作用比较
在一项随机双盲临床实验中,50名GERD患者随机分配,给予1天1次右旋雷贝拉唑10mg或雷贝拉唑20mg,有效性评估的指标为烧心、回流和安全性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该表记录和评估任何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28天的治疗后进行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结果导入基线特征数据。结果表明:50名患者(右旋雷贝拉唑组n=25,雷贝拉唑组n=25)均完成实验。两组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显示,对于烧心和反流症状,在右旋雷贝拉唑组(分别为65.7±6.1和64.9±7.2)和雷贝拉唑组(分别为64.8±8.7和61.7±8.4),8天后分别明显下降了(P<0.0001)34±8.5,29.2±10.9和30.14±12.5,24.12±9.8,右旋雷贝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食管炎的改善率分别为95.2%和65.2%,两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认为在治疗GERD中,从对食管炎和反流的症状的改善情况看,10mg的右旋雷贝拉唑的有效率明显高于20mg的雷贝拉唑。
目前市面上用的右旋雷贝拉唑主要为薄膜衣片,但起效较慢,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注射用组合物相比片剂,产品稳定性好,冻干产品溶解速度快,生产过程无菌,而且起效迅速,能够快而有效的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右旋雷贝拉唑及其盐的注射用组合物,它是以右旋雷贝拉唑及其盐为活性成分,与适宜的药用辅料混合形成的药用组合物。其中右旋雷贝拉唑盐为右旋雷贝拉唑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优选为钠盐、钾盐、钙盐、镁盐。其单位制剂含量为2.5~50mg。
所述的适宜的药用辅料包括药用载体、碱性pH调节剂、抗氧剂、鳌合剂(如果必要的话)。
所述药用载体可以是甘露醇、葡萄糖、山梨醇、氯化钠、右旋糖酐、蔗糖、乳糖、水解明胶、海藻糖、烟酰胺、枸橼酸盐、天冬酰胺、胆酸盐、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碱性pH调节剂为水溶性调节剂,可以是盐醋酸钾、醋酸钠、醋酸氨、无水碳酸钠、结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磷酸盐、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酒石酸氢钠、酒石酸氢钾、酒石酸钾钠、三乙醇胺、偏磷酸钾、聚偏磷酸钾、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氢氧化钠。
所述抗氧剂可以是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焦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硫甘油、叔丁基对轻基茵香醚、二叔丁基对苯酚、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鳌合剂可以是乙二胺四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钙、乙二胺四乙酸钠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处方量的碱性pH调节剂,加入80%处方量注射用水溶解,此时溶液pH值应不低于12,加入右旋雷贝拉唑或其盐溶解,加入适量的药用载体,加入其余注射用水,维持溶液pH。按配制量加0.005%~5%针用活性炭,搅拌10~120min,过滤脱炭后在采用0.22μm微孔滤膜精滤,中间体检测合格后,无菌灌装或冷冻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乐生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乐生制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1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