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漏电流测定方法和电容器漏电流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2515.6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青岛弘明;武冈明;长泽隆正;中西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威尔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小龙;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漏电 测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容器漏电流测定方法,对作为被测定对象的电容器施加直 流电压来测定漏电流,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包括所述电容器内部的电介质吸收因子、所述电容器进行充电的 步骤;
在到所述电容器的充电后的两端电位差变得等于漏电流测定时的 所述电容器的两端电位差为止的规定期间中,经由所述电容器内部的绝 缘电阻,使在所述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放电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规定期间之后对流到所述绝缘电阻的漏电流进行测定的步 骤,其中
将在对所述电容器进行充电的步骤中使用的第一电流限制电路的 充电结束时的阻抗,设定得比在所述电容器的漏电流测定时使用的第二 电流限制电路的阻抗小,
所述电介质吸收因子是将通过在对所述电容器施加了电压时在内 部发生的电场而形成的电介质极化以串联连接的内部电阻和电容表示 的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漏电流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规定期间基于所述电容器的电容、所述第一电流限制电路的充电结束 时的阻抗、漏电流测定时的所述第二电流限制电路的阻抗而被最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漏电流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 使所述规定期间为t、所述电容器的主电容为C、所述第一电流限制电 路的充电结束时的阻抗为R2、所述第二电流限制电路的阻抗为R3时, 以t=C(R3-R2)成立的方式对所述规定期间进行最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器漏电流测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电容器进行充电的步骤包含:在电介质吸收电流变 得不再流到所述电容器的电介质吸收因子为止,至少交替地各进行一次 向所述电容器的充电和充电中断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漏电流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 所述电容器进行充电的步骤还包含:在即将使所述电容器放电所述规定 期间之前,对所述电容器的主电容进行充电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器漏电流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沿 着输送所述电容器的输送单元的输送路径,分别隔开间隔依次配置至少 一个初始充电台、测定前充电台、测定台,
至少交替地各进行一次向所述电容器的充电和充电中断的步骤,是 使用所述初始充电台而进行,
即将使所述电容器放电所述规定期间之前对所述电容器的主电容 进行充电的步骤,是使用所述测定前充电台而进行,
对流到所述绝缘电阻的漏电流进行测定的步骤,是使用所述测定台 而进行,
将在所述测定前充电台和所述测定台之间的放电期间设定为所述 规定期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器漏电流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沿 着输送所述电容器的输送单元的输送路径,分别隔开间隔依次配置至少 一个初始充电台和测定台,
至少交替地各进行一次向所述电容器的充电和充电中断的步骤,是 使用所述初始充电台而进行,
即将使所述电容器放电所述规定期间之前对所述电容器的主电容 进行充电的步骤、和对流到所述绝缘电阻的漏电流进行测定的步骤,是 使用所述测定台而进行,
在所述测定台中,将从对所述电容器的主电容进行充电后至对流到 所述绝缘电阻的漏电流进行测定为止的放电期间设定为所述规定期间,
至少在所述测定台上,设置能够切换向所述电容器的通电和通电切 断的通电单元,
在所述测定台中,通过调整在以所述通电单元向所述电容器的电极 通电的状态下进行向所述电容器的充电、以所述通电单元切断向所述电 容器的电极的通电的定时,从而调整所述规定期间,在所述规定期间经 过后对流到所述绝缘电阻的漏电流进行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威尔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京威尔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25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压印的磷光体的光波导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铝高压釜溶出压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