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2695.8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资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群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2 | 分类号: | H01L23/482;H01L2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英属维京群***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级 倒装 芯片 封装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散热及电性效能的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功率晶体管(power transistor)倒装芯片(flip-chip)封装构造的剖面示意图。功率晶体管10的典型封装构造包含有一晶粒(die)14、一基板或导线架(lead-frame)12,及一金属盖(metal cap)16。
该晶粒14包含有数个接合垫(bond pad)141,形成于其下表面;一背金属层(back-side metal)143,形成于其上表面。数个凸块(bump)145分别形成于接合垫141上。该晶粒14是以其凸块145接合至基板或导线架12。
金属盖16的一端161连接至背金属层143,另一端163连接至基板或导线架12。两端161、163分别以焊锡(solder)或导电接合剂(conductive adhesive)147、167接合至背金属层及基板或导电架12。
然而,在将金属盖16与背金属层143或基板12接合时,以及以封装材料(molding compound)18进行封装时,经常会在焊锡或导电接合剂147、167中产生空洞或裂隙。而焊锡或导电接合剂147、167中的空洞或裂隙将会降低半导体元件的散热效率及电性效能。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功率晶体管方形扁平无引脚(quad flat no-lead;QFN)封装构造的剖面示意图。功率晶体管20的典型QFN封装构造包含有一晶粒24及一具有数个脚垫(lead)221、223、225的导线架22。
该晶粒24以一接合物质227(例如焊锡)接合至导线架22的脚垫223。晶粒24的上表面设有接合垫241及243。接合导线261及26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接合垫241、243及导线架22的脚垫221、225。而后导线架22、晶粒24及接合导线261、263皆以一封装材料28加以封装。
此QFN封装构造由于晶粒24与导线架22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故可提供较好的散热效果。但QFN封装构造的电性表现则因接合导线261、263狭小的截面积及较长的传导路径而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尤指一种具有高散热及电性效能的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其中背金属层以一金属带连接至基板或导线架,可提供大的接触面积及大的传导截面积。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其中金属带以金属扩散接合方式接合至晶粒的背金属层,可防止金属带与背金属层间产生空洞或裂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其中金属带以金属扩散接合方式接合至基板或导线架,可防止金属带与基板或导线架间产生空洞或裂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还包含有一金属盖,接合至金属带及晶粒的背金属层,可提供较高的散热效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包含有一晶粒,包含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数个接合垫,形成于该晶粒的第二表面;数个凸块,分别形成于该数个接合垫上;一基板,以该数个凸块与该晶粒接合;一背金属层,形成于该晶粒的第一表面;及一金属带,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设置于该背金属层上,该第二端设置于该基板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芯片封装构造,包含有一基板;一晶粒,包含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数个接合垫,形成于该晶粒的第二表面,并有数个凸块形成于该数个接合垫与该基板间;一背金属层,形成于该晶粒的第一表面;一金属带,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以电性及热导性连接至该背金属层,该第二端以电性及热导性连接至该基板;及一金属盖,热导性连接至该金属带的第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发明的封装构造,可提供半导体元件高散热能力及电性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功率晶体管倒装芯片封装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功率晶体管QFN封装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芯片级倒装芯片封装构造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群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杰群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2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