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2812.0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2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邱文智;吴文进;余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50 | 分类号: | H01L21/50;H01L21/60;H01L21/48;H01L21/54;H01L21/6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姜燕;陈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电路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将半导体裸片接合至芯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裸片的尺寸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越趋微缩,而同时需要将更多的原件整合至半导体裸片内。因此,半导体裸片需要将越来越多的I/O接合垫装至更小的面积内,且I/O接合垫的密度快速提升,使得半导体裸片的封装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不利于生产。
封装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被称做晶片级封装(wafer level package,WLP),其中位于一芯片上的裸片于被切割(saw)之前封装。WLP技术具有例如产能(throughput)较高及成本较低的优点,此外,所需要的填胶(Under-fill)及/或封胶(molding)材料较少。然而,WLP技术仍有缺点。如先前所述,裸片的尺寸越来越小,且公知WLP只能是扇入式(fan-in type)封装技术,其中每个裸片的I/O接合垫直接限制于其对应裸片的表面上的区域。由于裸片的面积有限,因此I/O接合垫的数目受限于I/O接合垫的间距(pitch)的限度。举例而言,当缩小I/O接合垫的间距时,会产生焊锡桥(solder bridge)。再者,在需要固定的球尺寸(fixed-ball-size)的前提下,焊球(solder ball)必定具有必然的尺寸,其转而限制了焊球在裸片表面上能被封装的数目。
另一种封装的类型于裸片封装至其他芯片前先将裸片自芯片切割,且只有封装已知良好裸片(known-good-die)。此封装技术的优势形成扇出芯片(fan-out chip)封装的可能性,意思是位于裸片上的I/O接合垫可配置于较裸片本身更大面积的区域,因而增加I/O接合垫可封装于裸片表面上的数目。
将裸片接合至芯片的方法包括介电材料连接介电材料接合法(dielectric-to-dielectric bonding)(也称做融合接合(fusion bonding))、铜材料连接铜材料接合法(copper-to-copper bonding)、接着层接合(adhesive bonding)法及焊锡接合(solder bonding)法。图1显示焊锡接合法工艺,其中顶裸片100借由焊球106接合至底裸片200(其可位于底芯片中)上,且其中焊球106设置于接合垫104及204之间。接着进行回焊(reflow)步骤以熔化焊球106。于焊球106的尺寸够大的例子中,由于熔化的焊球106可助于接合垫104对准于其各自的接合垫204,因此为自对准的(self-aligned)接合过程,如图2所示。
在进行铜材料连接铜材料(copper-to-copper)的直接接合的例子中,或是焊球106的尺寸不够大的例子中,不会有自对准的效应发生。请参考图3,顶裸片100借由接合垫104与接合垫204的彼此直接接触以接合至底裸片200上。顶裸片100也可借由非常薄的焊料膜(solder film)(未显示)接合至底裸片200上。若接合垫104失准(misaligned)于接合垫204时,并无法以后续的回焊(reflow)步骤矫正失准。因此,每个顶裸片必须精确的对准于底裸片。此必须在对每个顶裸片进行接合步骤时附伴进行对准步骤,而使得产能大幅降低。因此有需要一种接合方法以改善产能而不会降低对准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包括多个底裸片的底芯片;将一第一顶裸片对准于该底芯片内的一第一底裸片;在该第一顶裸片对准于该第一底裸片后,记录该第一顶裸片的一第一目标位置;将该第一顶裸片接合至该第一底裸片上;利用该第一目标位置计算一第二顶裸片的第二目标位置;移动该第二顶裸片至该第二目标位置;以及将该第二顶裸片接合至一第二底裸片上,且未进行额外的对准动作。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包括多个底裸片的底芯片;将该些顶裸片放置于一裸片托盘的裸片支架内;将该裸片托盘放置邻近于该底芯片,其中该裸片托盘的一X-轴平行于该底芯片的一X-轴;取起一第一顶芯片,并对准于该底芯片内的一第一底裸片;记录该第一顶裸片的坐标;将该第一顶裸片接合至该第一底裸片上;根据该些坐标计算一第二顶裸片所要移至的位置,其中该第二顶裸片的位置对应一位于该底芯片内的第二底裸片;以及将该第二顶裸片接合至该第二底裸片,且未进行将该第二顶裸片对准于该第二底裸片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2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的区域控制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