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档点火控制系统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3467.2 | 申请日: | 2009-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贤;林彦杉;雷添渊;洪国基;邵治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4 | 分类号: | B60W10/04;B60W10/10;B60W1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档 点火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换档点火控制系统,包括:
一档位变速机构,包括有一第一轴、及一第二轴,且该第一轴包括有多数个第一齿轮,该第二轴包括有多数个第二齿轮,其并选择性啮合于该等第一齿轮以形成不同的齿数比;
一压板离合器同轴组设于该第一轴之一端,且该压板离合器是选择式耦合至该第一轴;
一曲柄轴,选择式耦合至该压板离合器,并将其旋转动力传输至该第二轴;
一控制轴,包括有一离合器杆,该离合器杆与该压板离合器枢接,该控制轴的转动使该离合器杆控制该压板离合器选择性耦合至该第一轴;以及
一点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换档点火控制系统更包括一控制轴相位感知器、一引擎转速感知器、及一控制器,该控制轴相位感知器是装设在该控制轴上,用以侦测获得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资讯,该引擎转速感知器是用以侦测获得一引擎转速的资讯,该控制器包括一正常点火控制程式以及一升档点火控制程式,并电连接至该点火装置、该控制轴相位感知器、及该引擎转速感知器,用以接收该引擎转速资讯与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资讯,其中当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未达一正转预定值及一反转预定值,该控制器是依据该正常点火控制程式以控制该点火装置,当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已达该正转预定值、且该引擎转速已达一预定转速,该控制器是依据该升档点火控制程式以控制该点火装置,且该升档点火控制程式相较于该正常点火控制程式为点火延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轴包括有一换档杆,该换档杆与该档位变速机构枢接,用以控制该档位变速机构换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档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动力驱动器与该控制轴枢接,用以驱动该控制轴旋转、进而控制该档位变速机构换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档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压板离合器包括有一离合器片、一离合器摩擦片、及一凸轮板,该离合器片是选择式耦合至该离合器摩擦片,该凸轮板与该控制轴的该离合器杆枢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已达该正转预定值、且该引擎转速未达该预定转速,该控制器是依据该正常点火控制程式以控制该点火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档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包括一降档点火控制程式,当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已达该反转预定值,该控制器是依据该降档点火控制程式以控制该点火装置,且该降档点火控制程式相较于该正常点火控制程式为点火提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正转预定值与该反转预定值皆大于零、且小于一离合器驱动转角值,其中该离合器驱动转角值是指,使该压板离合器相对于该第一轴自耦合状态变换至不耦合状态,该控制轴的转角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离心离合器,是耦合至该曲柄轴上,以获得旋转动力,且该离心离合器是选择式耦合至该压板离合器,并将其旋转动力选择式传输至该第二轴。
9.一种换档点火控制方法,适用于具有用于控制一压板离合器的一控制轴的一档位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侦测得到一引擎转速的资讯;
侦测得到一控制轴的转动变化资讯;以及
依据该引擎转速的资讯与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资讯选择一点火模式,其中当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未达一正转预定值及一反转预定值,选择一正常点火模式,当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已达该正转预定值、且该引擎转速已达一预定转速,选择一升档点火模式,其中该升档点火模式相较于该正常点火模式为点火延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档点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选择一点火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已达该正转预定值、且该引擎转速未达该预定转速,选择该正常点火模式;以及当该控制轴的转动变化已达该反转预定值,选择一降档点火模式,其中该降档点火模式相较于该正常点火模式为点火提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4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特征库的测井数据格式自动识别与转换方法
- 下一篇:带隙基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