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毒清片的分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36265.3 申请日: 2009-05-05
公开(公告)号: CN101530506A 公开(公告)日: 2009-09-16
发明(设计)人: 杨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 杨文龙
主分类号: A61K36/804 分类号: A61K36/804;A61K9/20;A61P17/04;G01N30/36;G01N30/90;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31200江***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湿毒清片 分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毒清片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湿毒清片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精心筛选生地、丹参、当归、苦参、蝉 蜕、黄芩、白鲜皮、土茯苓、甘草等九味中药配伍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是皮肤科疾 病成熟概念的中药方、中医药标本兼治的皮肤过敏一线用药。

湿毒清片对由血虚、风热外侵以及湿热下注等引起的皮肤瘙痒症功效显著,针 对皮肤瘙痒的发病机理,以治痒先治心为总则,养血润燥、化湿解毒、袪风止痒, 常用于治疗湿疹、风疹、荨麻疹等。

湿毒清片的适应症状包括:

〔1〕血虚型皮肤瘙痒症

第一种是血虚风燥证;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者,其皮肤瘙痒,多为血虚风燥。 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 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 苔薄,脉细无力。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第二种是肝郁血虚证;由情绪波动而引发皮肤瘙痒,多为肝郁血虚。皮肤瘙痒 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 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治宜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2〕风热外侵引起的皮肤瘙痒症有风疹和荨麻疹等。

风疹以发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奇痒难耐或微 痒。荨麻疹则常出现风团和红斑。

风热郁滞肌肤引起的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 卧床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 黄或干,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热下注致使湿毒蕴结肌肤,湿气郁积日久成毒。

湿毒为害,可谓内至脏腑,外至肌表,上中下三焦无处不到。湿毒易流动,附 着于机体各个部位,湿毒下注郁于肌肤则易生“湿毒流注”。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 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 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 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止痒。其中湿疹的常见症状为: 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剧烈瘙痒等。

病因病机

皮肤瘙痒,中医称之为“痒风”、“痒症”“风瘙痒”。《内经》中即有“诸 痛痒疮,皆属于心”、“诸痛为实,诸痒为虚”的记载。意思是病在表,与五脏病 机相连,凡是疼痛或有痒感的疮疡,都属于心。心主血脉,内灌五脏六腑,外濡四 肢百骸,皮肉经筋,气血运行,无处不到。若气血瘀滞则诸证蜂起,故血脉瘀滞所 致之痛痒之证皆可从心论治;若心火重则火毒郁脉而作痒;心血虚则血虚生风亦易 产生瘙痒,故无论血虚、血热之痒皆与心的虚实有关。

湿毒清片精心筛选生地、丹参、当归、苦参、蝉蜕、黄芩、白鲜皮、土茯苓、 甘草等九味中药配伍而成,能够诸药配伍,严谨合理,共起养血、燥湿、清热、止 痒之功,达到阴虚能补、血热能清、燥则能润、风则能祛、湿则能除之效。

湿毒清片的主要应用是在山区以及偏远地方使用较多的药物,适合于野外旅 游、探险、勘测人群。而这些偏远地区的药品的检测的设备匮乏,因而给予这个问 题,需要提供能够简便易行的药品分析方法。

同时,中药复方药物的检测,经常使用到气象色谱和液相色谱等分析设备,检 测费时、费力、费钱,基于这些问题,也需要能够提供一种或者一类简便快捷的分 析方法来确定药品的真伪。

同时对于生产车间药品成品以及颗粒的检验,也需要确立其分析方法,来保证 药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毒清片的分析方法。本发明湿毒清片的分析方法 简便易行,方便快捷,能迅速简练地鉴别药品的真伪,是一种适于基层推广的分析 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湿毒清片的分析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取本品,置显微镜 下观察: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或类多角形,直径10~48μm, 脐点点状、星状、三叉状、裂缝状;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45~130μm,纤维 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龙,未经杨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