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电梯对重平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6585.9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肖正荣;肖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正荣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3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梯 平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电梯,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电梯对重平衡的方法,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业内公知的曳引式电梯是由电动机带动曳引机,钢丝绳通过曳引轮绳槽一端固定在轿厢上,另一端固定在对重上,钢丝绳与曳引轮产生摩擦力带动轿厢运动。轿厢上升时,对重下降;轿厢下降时对重上升。电梯对重装置是曳引驱动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还平衡轿厢的重量和部分载荷重量,减少了电动机功率损耗。目前固定对重重量经过电梯设计师的研究发现,固定对重重量应按轿厢本身重量加上40%-50%的额定重量配置,以公式表达为W=P+KQ,式中,W为对重重量(kg);P为轿厢自重(kg);K为平衡系数,取0.4-0.5;Q为额定重量(kg)。平衡系数K按国家标准GB10060-93第4.6.1(a)条明确规定应为40%-50%。那么任何使动态载重下K始终为100%?就是我们克服的难题,打破轿厢与对重现有的固定模式的技术瓶颈,就会避免电梯在上上下下中可观浪费。动态平衡一直是广大电梯技术人员一直想攻克的难题。
电梯节能方法的发展大致过程:(1)卷扬机形式,谈不上节能;(2)对重节能法:被载物(轿厢)与对重设立一套固定重量40%-50%的平衡系数;(3)土建设计节能法包括无机房、小机房、节能型井道;(4)使用中的节能法:变频器的应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用、再生发电反馈节能;(5)液体蓄排平衡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电梯对重平衡的方法,可构成快速、节能的平衡方式,可移动的软配重,双曳机、双对重、双轿厢和双称重装置建立的智能全平衡系统,以解决现有电梯节能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电梯,包括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储重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平衡控制器、左称重装置和右称重装置,驱动系统包括高速曳引机和驱动曳引机,储重系统包括软配重、左对重箱、右对重箱、限位理带机构、左轿厢和右轿厢,其特征在于软配重是一种额定重量(长度)额定节距的软带或软绳,它的左端通过限位理带机构以叠加的形式堆放在左对重箱内,右端与左端相同的形式堆放于右对重箱内,中间的任意位置担挂于高速曳引机的曳引轮上,左轿厢和右轿厢的顶端与钢丝绳的结合处,分别安装左称重装置、右称重装置,钢丝绳中间任意处悬挂在驱动曳引轮上,左称重信号电缆和右称重信号电缆与智能平衡控制器连接,电源电缆经过智能平衡控制器控制后与高速曳引轮电动机连接,可安装任意位置的设定开关与智能平衡控制器连接,补偿带的两端分别与左对重箱、右对重箱底部连接,中间的任意处兜挂涨紧轮,涨紧轮安装于电梯井道壁底部,左轿厢与左对重箱并接,右轿厢与右对重箱并接,软配重的节距连接处是铰链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电梯对重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由客户对智能平衡升降电梯系统设定人工还是智能、、节能的等级、单轿厢还是双轿厢,当某一侧为载重轿厢,并在另一侧轿厢的底部上行时,另一侧作为该轿厢的对重,此时通过高速曳引机曳引软配重,对此对重箱进行配重,配重值为大于或等于载重轿厢重量;当某一侧为载重轿厢,并且在另一侧轿厢的上部下行时,另一侧作为该轿厢的对重,此时通过高速曳引机曳引软配重,对此对重箱进行配重,配重值为小于或等于载重轿厢重量,使电梯上下行偏置自行,通过这样的运行方式,电梯所用的功率就会降低60%-80%,实现节能节电的目的。
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形式,实现电梯对重平衡的方法,使电梯上下行偏置自行,达到了明显的节能目的,具有安全可靠、多功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控制灵活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速曳引机;2、软配重;3、左对重箱;4、右对重箱;5、限位理带机构;6、左称重装置;7、右称重装置;8、右称重信号电缆;9、左称重信号电缆;10、智能平衡控制器;11、设定开关、12、电机电缆;13、电源电缆;14、补偿带;15、涨紧轮、16、高速曳引轮电动机;17、驱动曳引轮;18、钢丝绳;19、驱动电动机;20、右轿厢;21、左轿厢;22、铰链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正荣,未经肖正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