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增强型碳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7485.8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秀树;安田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揖斐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35/52 | 分类号: | C04B35/52;C04B35/83;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4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119400号 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全部主题以参考的方式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用于制造硅、SiC或类似化合物等的半导体的装置中 所使用的高纯度碳纤维增强型碳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碳纤维增强型碳复合材料(下文也称作C/C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 坚固以及能够容易地增大尺寸的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地用于硅单晶拉 引装置、硅多晶制造装置和半导体制造装置等装置中。
在这些用途中,为了抑制硅单晶等受到诸如金属等杂质的污染,可 以使用通过利用卤素气体精炼的高纯度C/C复合材料。
C/C复合材料通过下述方式获得:利用诸如长丝缠绕等方法使碳纤 维或石墨纤维形成为成形品,使用含有诸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的粘 合剂浸渍所形成的成形品,并将其固化和烧制。利用卤素气体精炼获得 的C/C复合材料,然后将其用于上述应用(参考日本特开平10-152391 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2-173392号公报)。在烧制过程中,用于浸渍的热 固性树脂变为无定形的玻璃碳。
然而,根据相关技术的生产方法,通过一次浸渍步骤无法获得足够 的强度,因而需要将浸渍、固化和烧制过程重复数次,由此获得足够的 强度。
此外,相关技术的C/C复合材料的透气性较差。其原因如下:C/C 复合材料的基体主要由不透气的无定形玻璃碳构成。此外,由于浸渍工 序被重复数次,使得从复合材料表面层通往其内部的连续孔变得极薄, 或使孔变得部分封闭,从而不再通往所述复合材料的外部。因此,通过 相关技术的在卤素气体中加热复合材料的精炼方法,难以从复合材料的 内部除去主要由金属元素构成的杂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诸如焦炭或 石墨等结晶性碳基粉末材料作为C/C复合材料的第三成分来降低产品中 的玻璃碳比例(参考日本特开平7-48191公报和WO2006/003774)。
这种具有三种成分的C/C复合材料包含:少量的玻璃碳,它最初即 具有不透气性,并且难以从其内部除去杂质;高密度结晶性碳基材料; 低密度碳纤维;和用于粘合它们的低密度玻璃碳,它通过碳化酚醛树脂 等获得。据此可知,与相关技术的包含低密度碳纤维和低密度玻璃碳的 具有两种成分的C/C复合材料相比,所述具有三种成分的C/C复合材料 在内部可具有更多的空隙,即使具有三种成分的C/C复合材料具有与相 关技术的具有两种成分的C/C复合材料相似的体积密度亦如此。因此, 精炼气体(卤素气体)可以渗入复合材料内部,从而易于除去杂质,尤 其是包含金属元素的那些杂质。
表1显示了具有三种成分的C/C复合材料的一个实例的物理性质和 具有两种成分的C/C复合材料的一个实例的物理性质。此外,图1显示 了使用由Thermo Finnigan制造的孔率计,通过压汞法测量的具有三种成 分的C/C复合材料的孔分布图,图2显示了具有两种成分的C/C复合材 料的孔分布图,图3显示了具有三种成分的C/C复合材料和相关技术的 具有两种成分的C/C复合材料的累积孔分布图,图4显示了具有三种成 分的C/C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测量图,图5显示了具有两种成分的C/C 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测量图。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揖斐电株式会社,未经揖斐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7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电极组件的涂覆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