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成型用模具和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9676.8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出云教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38;B29C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国静冈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模具 树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对有孔树脂成型品进行成型的注塑成型用模具和采用该模具的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产品上,广泛使用具有开口孔的树脂成型品,例如,汽车上的保险杠的雾灯周围、仪表盘的侧口、地板控制台等。
对具有开口孔的树脂成型品进行成型时,注入注塑成型用模具的模腔内的熔融树脂流入开口孔的周围,然后合流而向模腔内填充。一般会在该合流部形成筋状的所谓溶合纹,这样会对树脂成型品的表面外观产生影响。
以往对于这种在成型品上产生的溶合纹的对策有:采用在树脂成型品的表面进行涂装,使溶合纹不明显等手法。
另一方面,近年来,也有使用添加了金属微粒粉末的树脂材料、而不进行涂装的树脂成型品。这时,由于不进行涂装,因此被要求抑制溶合纹的产生本身。
作为着眼于溶合纹的发明,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框体状的成型品(具体来说,是电视接收机等的树脂壳体)的成型方法。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成型方法中,相对于完全合模状态,上侧模具和下侧模具被设置成设有间隙的状态,通过柱状浇口、膜状浇口、间隙,将熔融树脂向用于对成型品进行成型的空隙填充。当向空隙的树脂填充结束后,通过进行完全的合模,使所述间隙消失而进行浇口切除。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3248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成型方法中,没有设置浇道(参考专利文献1的第[0009]段等),熔融树脂从柱状浇口流过膜状浇口而到达空隙。因此,产生以下的问题:要求熔融树脂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由此需要较高的模具温度设定等,从而引起成本提高和成型周期变长。
并且,通过进行合模来进行浇口切除,因此在成型机上需要冲压功能和用于对其进行控制的特殊电路或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成,其目的在于避免成本增加和成型周期变长,并抑制溶合纹的产生。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作为熔融树脂的流入通路的直浇道;在中央与所述直浇道连通的圆盘状浇道;沿着所述圆盘状浇道的外周部而配置的模腔;以及使熔融树脂从所述圆盘状浇道的全周边缘部向所述模腔流入的膜状浇口。
又,本发明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其它的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状浇道的周缘部比中央部厚。
又,本发明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其它的特征在于,具有:定模;动模;以及相对所述动模可移动地设置的型芯部,在所述型芯部上,设有保持在所述圆盘状浇道内所成型的浇道部的Z形销,在保持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合模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型芯部移动而使所述Z形销移动,来切断在所述膜状浇口内所成型的薄壁部。
又,本发明的注塑成型用模具,当所述圆盘状浇道的直径超过30mm时,将所述Z形销距离所述模腔15mm以上而配置。这时,最好对称地配置多根所述Z形销。
又,本发明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其它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圆盘状浇道的直径在30mm以下时,将所述Z形销配置在所述圆盘状浇道的中央。
又,本发明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其它的特征在于,所述Z形销能更换为其它销。
本发明的注塑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对有孔树脂成型品进行成型,该注塑成型用模具具有:作为熔融树脂的流入通道的直浇道;在中央与所述直浇道连通的圆盘状浇道;沿着所述圆盘状浇道的外周部而配置的模腔;以及使熔融树脂从所述圆盘状浇道的全周边缘部向所述模腔流入的膜状浇口。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避免成本增加和成型周期变长,并抑制溶合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B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C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施形态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用于说明Z形销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树脂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Z形销的位置的概略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形态的树脂成型品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可应用本发明的树脂成型品的一个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定模
2动模
3型芯部
4直浇道
5浇道
6模腔
7膜状浇口
8销收纳部
9Z形销
10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9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