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后组合灯的后载式发光二极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1858.9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昭环;H·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斯兰姆施尔凡尼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7/04;F21V7/10;F21V23/00;F21W101/1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 峰;曹 若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组合 后载式 发光二极管 模块 | ||
1.一种机动车后组合灯(10),包括:
具有焦点的凹面反射镜(85,13),在顶点处具有孔,用于接收 横向传播的发散光束,并反射纵向传播的准直光束;
设置在所述凹面反射镜(85)的焦点处的外展反射镜(75),用 于接收纵向传播的导向光束,并将横向传播的发散光束反射给所述凹 面反射镜(85);和
光导向区域,用于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5)的纵向传 播的发散光束,并产生纵向传播的导向光束;
其中,所述光导向区域形成在凸面反射表面(65)和凹面反射表 面(45)之间,所述凸面和凹面反射表面(65,45)具有嵌套、连续 和同心的横截面;
其中,所述光导向区域延伸穿过位于所述凹面反射镜(85)的顶 点处的孔;而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5)设置在所述凹面反射镜(85) 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组合灯(10),其特征在于,所 述凸面和凹面反射表面(65,45)的横截面是椭圆形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组合灯(10),其特征在于,所 述凸面和凹面反射表面(65,45)的横截面是圆形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组合灯(10),其特征在于,所 述凸面和凹面反射表面(65,45)设置在两个嵌套柱体(61,43)的 相邻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组合灯(10),其特征在于,所 述凸面和凹面反射表面(65,45)设置在两个嵌套锥体(61,43)的 相邻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组合灯(10),
其中,所述凸面和凹面反射表面(65,45)分别设置在内部构件 (61)的外表面和外部构件(43)的内表面上;
其中,内部构件(43)具有处于所述凹面反射镜(85)外部的近 端和处于所述凹面反射镜(85)内部的远端;
其中,所述外展反射镜(75)在纵向上邻近于所述内部构件(61) 的远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后组合灯(10),其特征在于,外 展反射镜(75)的径向直径大于内部构件(61)和外部构件(43)两 者远端处的径向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组合灯(10),还包括:
横向地定向的印刷电路板(31),用于安装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35),并向所述发光二极管(35)供电;
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31)设置在(35)凹面反射镜(85)的 外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组合灯(10),其特征在于,所 述凹面反射镜(85)具有抛物面的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后组合灯(10),
其中,所述凹面反射镜(13)包括多个小面(19),用于将反射 的纵向传播的准直光束有角度地转向;和
其中,所有小面(19)总的角度转向共同地形成一相对于反射的 纵向传播的准直光束出射方向的预定的、二维的角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斯兰姆施尔凡尼亚公司,未经奥斯兰姆施尔凡尼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18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