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除池塘蓝藻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4128.4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华;丁彩霞;苏志烽;王嘉俊;王桂民;吴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坛市绿源特种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池塘 蓝藻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清除池塘蓝藻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潜水泵(1)、导水管(2)、 过滤袋(3)和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固定在池底(7)上,潜水泵(1) 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上,潜水泵(1)的吸水端处于池塘水面下5~8厘米处, 过滤袋(3)固定在池埂(6)上,潜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2)与过 滤袋(3)相连,所述支撑架(4)由三根竖直杆(41)和三根横杆(42)组成, 三根竖直杆(41)呈三角形固定在池底(7)上,三根横杆(42)等高度地分别 固定在三根竖直杆(41)的上段,其固定位置位于水面下,潜水泵(1)固定在 横杆(42)上;在池埂(6)上设有溢水沟(5),过滤袋(3)置于溢水沟(5) 内,溢水沟(5)为长条沟,在溢水沟(5)的溢水边设有二道过滤网(8);所 述过滤袋(3)为双层结构,其长度小于溢水沟(5),所述过滤袋(3)由尼龙 丝网布制成,所述过滤袋(3)的网眼大小为100~200目。
2.权利要求1所述清除池塘蓝藻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将支撑架 (4)架设在池塘的下风口,此处蓝藻的集聚量大,把潜水泵(1)固定在支撑 架(4)上,并使潜水泵(1)的吸水端位于水面下5~8厘米处,将过滤袋(3) 固定在池埂(6)上,潜水泵(1)与过滤袋(3)之间由导水管(2)连接,潜 水泵(1)通电后,即能对浮于水面的蓝藻进行抽吸,抽吸出带有蓝藻的水被输 入过滤袋(3),经过滤后,蓝藻滤积在过滤袋(3)中,经过滤的水则沿池埂(6) 缓速流入池塘,实现对池塘蓝藻的清除,经过滤的水在流入池塘的过程中,既 充分与空气接触,又经过阳光照射杀菌,对池塘水质起到增氧灭菌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坛市绿源特种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坛市绿源特种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1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驱动的仿真肌肉
- 下一篇:智能脱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