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取代乙二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4136.9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姚日生;江来恩;邓胜松;钱琴;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43/04 | 分类号: | C07B43/04;C07D233/61;C07C211/27;C07C211/49;C07C211/09;C07C209/56;C07D295/13;C07D20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0009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乙二胺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精细化学品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 作为多种药物结构片段N-取代乙二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二、背景技术
N-取代乙二胺衍生物广泛的应用于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同时作为多种药物的结构片 段,如2-(1-咪唑基)乙胺作为具有抑制γ-分泌酶作用的N-烷基磺胺类药物的结构片段(Carl P.Bergstrom et al.,Bioorg.Med.Chem.Lett.,2008,18(2):464-468);1-(2-氨乙基)哌啶作为具 有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紊乱疾病的结构片段(Nancy Elisabeth Krauss et al.,US 7528250, 2009)等。目前,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方法。
1977年Richard J.Sundberg等(J.Heterocycl.Chem.,1977,14(7):1279-81)以N-(2-溴乙 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首先与咪唑进行取代,再肼解得到2-(1-咪唑基)乙胺,此合成路 线总收率为51%。
1981年Poindexter等(Synth.,1981,7:541-543)以2-乙基-2-噁唑啉为原料,在SnCl2为 催化剂生成(2-(1H-咪唑-1-基)乙基)丙酰胺,再经盐酸水解得2-(1-咪唑基)乙胺,收率52%, 但原料2-乙基-2-噁唑啉昂贵。
1991年Cuadro A.M等(Synth.Commun.,1991,21(4):535-541)以2-氯乙胺为原料,以四 丁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2-(1-咪唑基)乙胺,收率为60%。
1992年Graham S等(J.Org.Chem.,1991,57(23):6257-6265)以2-噁唑啉酮为原料,在 正己醇为溶剂回流下生成N-苯乙二胺,收率为78%,但原料2-噁唑啉酮较贵。
2006年浙江大学徐威力等(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40(2):356-359)以吗啉和乙二 胺为原料,以分子筛为催化剂制备N-(2-氨基乙基)吗啉,产率为18%。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多种药物结构片段的N-取代乙二胺衍生物,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总收率高的合成方法。
本合成方法是以胺(Amine)和丙烯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首先经米歇尔(Michael,A.)加成 反应制备中间体(I);中间体(I)经肼解反应制备中间体(II);中间体(II)经库尔提斯 (Curtius,T.)重排反应得到目标产物(III)。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所述的胺选自芳香胺或脂肪胺或杂环胺。
本合成方法以胺和丙烯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包括加成反应、肼解反应和重排反应以及分 离和纯化,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是所述的加成反应是胺和丙烯酯在溶剂中、Lewis酸催化剂存 在条件下30~40℃反应10~20h,反应结束后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中间体(I);所述的 溶剂选自水或甲醇等,所述的催化剂选自FeCl3.6H2O或Co(OAc)2或Cu(OAc)2或SnCl4.4H2O 或CrCl3.6H2O,催化剂用量为胺的摩尔量的5%~10%。
所述的肼解反应是中间体(I)在浓度80%水合肼中于35~40℃下搅拌反应30±5min,然 后升温回流7~9小时,反应结束后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中间体(II);中间体(I)与水合肼 的摩尔比为1∶1.5~3。
中间体(I)和水合肼也可在低级醇溶剂中进行肼解反应;所述的低级醇选自甲醇或乙醇 或丙醇或异丙醇。操作和反应条件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存储结构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多媒体播放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