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侧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9966.0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乔尔格·格希温格;安德烈亚斯·希布勒;彼得·E·许斯勒;索斯藤·利德基;温弗里德·兰根多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 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侧门 组件 | ||
1.一种车门,该车门为机动车侧门,包括:
-闭锁机构(2;22),该闭锁机构适配成与设置在门框上的闭锁构件协作;
-用于解锁所述闭锁机构(2;22)的促动器(3 ; 14 ; 23) ,该促动器(3;14;23)设置为与所述闭锁机构(2)隔开一定距离;
-耦接装置(4;24),该耦接装置用于耦接所述促动器(3 ; 14 ; 23) 和所述闭锁机构(2)并用于从所述促动器(3 ; 14 ; 23) 向所述闭锁机构(2;22)传递解锁运动;
-冲击构件(5;27),该冲击构件适配成让所述耦接装置(4;24)变形,以使所述耦接装置(4)的变形抵消所述解锁运动,其中冲击构件(5)包括突出部分(6)和安装部分(7),所述突出部分(6)基本上沿着车辆横向延伸,而所述安装部分(7)基本上在该促动器的手柄模块(3)附近平行于外门面板延伸,
其中,所述耦接装置和所述冲击构件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设计地使所述耦接装置在碰撞情形下有效长度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装置(4)包括枢转连接到所述闭锁机构(2)和/或所述促动器(3;14;23)的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构件(5)适配成根据外部引发的门结构(15;16)的变形而冲击并碰撞所述耦接装置(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构件(5)设置在外门面板(15)和所述手柄模块(3)之间,该手柄模块设置在所述外门面板(15)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构件(5)的所述安装部分(7)以及所述手柄模块(3)包括相互对应的主动锁定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构件(5;27)与门梁或与门梁相当的门结构构件整体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装置(4)在解锁运动中设计为向所述闭锁机构(2)传递压力,从而所述耦接装置(4)以及所述冲击构件(5)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设计成借助所述耦接装置(4)的 变形将拉伸力至少暂时施加到所述闭锁机构(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构件(5)的所述突出部分(6)包括位于其指向所述耦接装置(4)的自由端的插座,该插座适配并设计用于在碰撞引发的门结构(15;16)变形过程中接收并固紧所述耦接装置(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装置(4;24)包括至少一个凹口(12),该凹口相对着所述冲击构件(5)的突出部分(6)的自由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构件(5)与所述外门面板整体形成,并且该冲击构件的突出部分(6)适配成至少沿着车辆横向偏移,从而使所述耦接装置(4)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9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