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啶并[1,2-a]嘧啶-4-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3605.3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华;苏为科;施湘君;冯雯;蔡继平;杨顶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同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B01J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嘧啶 衍生物 绿色 合成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啶并[1,2-a]嘧啶-4-酮衍生物——9-苄氧基 -3-(2-羟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的绿色合成方法。
(二)背景技术
9-苄氧基-3-(2-羟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是合成 帕潘立酮的重要中间体。帕潘立酮(paliperidone)于2006年12月被美 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其临床应用被越来越重视。
9-苄氧基-3-(2-羟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文献中 报道的合成方法主要是:以甲苯或二甲苯为溶剂,3-苄氧基-2-氨基吡 啶和α-乙酰-γ-丁内酯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回流分水制得。由于对 甲苯磺酸为有机强酸,在反应过程中易造成反应液粘稠、发黑,从而 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副反应,增加产品分离纯化的难度,同时在反应 体系中也难回收再利用,三废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寻找高效、易回 收再利用的催化剂成为必然。
离子液体通常是指一类在-100℃至200℃均呈液态的熔融盐,以 其熔点低、蒸汽压小、酸性可调节以及良好的溶解性等特点在电化学、 有机合成、催化、分离等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作为催化剂,不仅高效 还可实现回收再利用,因此在有机及药物合成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 视。N-烷基咪唑硫酸氢盐是一类功能性酸性离子液体,由于其高效、 易回收的特点,近年来在催化酯化等脱水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 效、易回收的催化剂并应用于此反应,从而改进9-苄氧基-3-(2-羟乙 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的合成方法,从源头上减少三 废产生量,提高产品收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式(II)所示的3-苄氧基-2-氨基吡啶、如式(III)所示的α- 乙酰-γ-丁内酯,以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为离子液体催化剂,一起溶解 于有机溶剂,在带分水装置的反应器中,回流温度下进行分水反应 20~40小时,通常以TLC跟踪反应进度。反应完毕后,反应液分离 纯化得如式(I)所示的9-苄氧基-3-(2-羟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 嘧啶-4-酮;
式(IV)中R为C1~C4的烷基,即所述的离子液体催化剂为下列之一: N-甲基咪唑硫酸氢盐、N-乙基咪唑硫酸氢盐、N-丙基咪唑硫酸氢盐 或N-丁基咪唑硫酸氢盐,所述的3-苄氧基-2-氨基吡啶、α-乙酰-γ-丁 内酯、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1.0~2.0∶0.05~0.2。
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本发明所述的3-苄氧基-2-氨基吡啶、α-乙酰-γ-丁内酯、离子液 体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优选为1.0∶1.2-1.5∶0.05-0.1。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环己烷、2-甲基四氢呋喃或氯苯, 优选甲苯;所述的有机溶剂的质量用量为3-苄氧基-2-氨基吡啶质量 的3-20倍,优选5-10倍。
本发明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析出固体,过滤,得滤饼A,滤液用水萃取,水层蒸干后可回收离子 液体催化剂,有机层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时停止蒸馏,冷却 后析出固体,再过滤得滤饼B,合并滤饼A和滤饼B,用无水乙醇重 结晶,干燥后即得产物9-苄氧基-3-(2-羟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 嘧啶-4-酮。
较为具体的,推荐所述的9-苄氧基-3-(2-羟乙基)-2-甲基-4H-吡啶 并[1,2-a]嘧啶-4-酮的合成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同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同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3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示手势的手指尖定位方法
- 下一篇:煤干馏工艺参数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