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的吹塑工艺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4541.9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和;黄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04 | 分类号: | B29C49/04;B29C49/42;B29C49/32;B29C49/78;B29C49/48;B25J15/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504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多维 牵引 布控 工艺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的吹塑工艺及其设备,主要适用于无 缝弹性体软管的生产制造。
背景技术
目前,无缝弹性体软管正广泛被用于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对于无缝弹性 体软管的生产及制造目前通常的方法是首先挤料,然后料胚垂直进入模具内, 合模后充入高压气体将料胚吹涨成成品的外形,脱模后即可,而相关设备通常 与上述方法相适应。如申请号为94242569.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披露了管状塑 料自动吹塑成型机,在该设备中,模具安装在四块夹板中的链条上,随着链条的转 动,模具自动完成合模、分模动作,高压充气管通过模头插入模腔,对塑料进行充气 成型,拉簧通过加压轴,夹板和链轮对模具施加合模力,该专利的料胚也是垂直进 入模具内,由于其仅适用于竖直管体,因此料胚的牵引十分简单;当生产的管 体弯曲时,则在料胚进入模具的过程中对料胚的有效牵引十分重要,如申请号 为03104831.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排风弯管吹塑制品的成形方法。其主 要在于吹塑过程中,当坯料端垂直进入模具内弯曲处时,以铁丝(条)制作的特殊工 具伸入模具内拉扯住坯料端,引导坯料端至模具端口外。此种方法由于在牵引时 不知道模具内部的具体情况,铁丝在拉扯过程中容易对坯料造成损坏,影响产 品质量,而且生产效率底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当然,还有其他的牵引 方法,比如目前较为常见的有负压牵引的方法,此方法是通过模具横向合模后, 负压引导料胚,封口后在模内充气成型完成。
但上述的种种方法或设备都不适用于弯管的弯曲角度小于90度或具有连 续弯曲段时的生产,因为当弯曲角度小于90度或具有连续弯曲段时,在牵引过 程中弯曲处会对料胚造成极大的阻力,而上述的种种方法都不足以使料胚顺利 的通过该弯曲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吹 塑工艺的吹塑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上述吹塑工艺的 吹塑设备,包括挤料装置,还包括:
模具,模具包括合拢后内部组合成型腔的上模和下模,下模和上模均水平 放置,并且下模随着加工过程在挤料装置的出料口下方和上模下方之间移动;
扎针装置,其安装于上模或下模上;
移模装置,其具有一用于安装下模并带动下模移动的移模板,该移模板的 下侧具有一线性导轨;
合模装置,其包括一用于安装上模并带动上模移动的动模板,动模板经由 液压缸驱动;
机器人,包括一具有6自由度的前端手臂,通过事先的程序编排,该手臂 可按照设定轨迹自动运行;
上封口装置,安装于机器人前端手臂的前端,其包括一带有冷却水路的第 一夹持机构,该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可做相对运动的第一夹持机械爪;
下封口装置,安装在移模装置的移模板上,与下模相配合,其包括一带有 冷却水路的第二夹持机构,该第二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可做相对运动的第二夹持 机械爪。
进一步的改进:
移模装置结构为:上述移模板下侧安装有用于驱动该移模板的双链条链轮, 双链条链轮由液压旋转马达驱动,其中,一个链轮固定安装,另一个链轮活动 安装;移模板的上部开设有与下模相互配合的T型槽,移模板的侧面开有定位 槽,线性导轨外侧安装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锁止销,该定位锁止销连接有 定位液压油缸,定位槽与定位锁止销相配合的位置与下模位于动模板下方时的 位置相对应。使用液压旋转马达作为动力源,使用双链条链轮带动移模底板运 行,大大缩小了整体设备的尺寸;两个链轮一个固定,一个可进行伸缩调节, 达到调整链轮张紧的作用;移模板上设定有T型槽,可实现模具的快速调整及 紧固;定位槽与定位锁止销相配合能够实现对下模的精确定位。
本设备还包括系统集成装置,该系统集成装置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人机 界面组成;上封口装置和下封口装置上均安装有信号感测装置,移模装置上装 设有位置传感器,合模装置上安装有液压电信号压力表;系统集成装置用于采 集各部件的信号并进行逻辑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4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刷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可溶性的大米蛋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