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的聚合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6908.0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孟安;盛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顺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0/10 | 分类号: | C08F110/10;C08F2/06;C08F4/14;C08F2/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量 聚异丁烯 聚合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的聚合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1)在含有2~6个碳原子数的饱和烷基或环烷基的溶剂中加入异丁烯,配 成原料;
2)将上述原料投入到A反应釜中,反应物加至A反应釜料面一半时停止进 料;
3)将A反应釜内物料温度降至-20℃~-5℃后,往A反应釜内缓慢加入路 易斯酸催化剂,路易斯酸催化剂加入的重量是异丁烯的1~2‰;
4)维持A反应釜内物料温度,往A反应釜内继续加入上述原料和路易斯酸 催化剂,当A反应釜满釜后,反应得到的反应物从A反应釜顶部的出料口依次 通过连接管、B反应釜的进料口后进入B反应釜内;
5)在B反应釜内缓慢连续加入路易斯酸催化剂,路易斯酸催化剂加入量 为异丁烯的1~2‰;
6)反应物在B反应釜内连续反应8小时后,得到所需产物;
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溶剂为丙烷、环己烷、正丁烷、正己烷中的任 意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异丁烯与溶剂的摩尔比为2~4∶10;
步骤(3)中,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为三氯化铝或三氟化硼;
步骤(4)中,所述反应物进入B反应釜内的流速为1300~1900L/H;
步骤(5)中,所述的B反应釜内加入的路易斯酸催化剂的流速为1.3~3.8 千克/小时;
反应前先用干燥的惰性气体将A、B两反应釜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顺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顺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69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