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酒后控驾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7503.9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婷;刘传波;郭建华;王珍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珍美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H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266000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后 控驾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酒后驾车报警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酒后控驾 器。
背景技术
当前因酒后驾车而引发的事故频繁发生,由于现有机动车辆无法 测试驾车人员是否是酒后驾车,并对机动车进行自动控制,因此机动 车尚没有办法对酒后驾车行为进行主动的干预,而一旦酿成事故就会 给社会和家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后控 驾器,能识别酒精浓度,强制检测酒精浓度是否超出安全标准,杜绝 酒后驾驶行为,并可以发出报警信号,而且能够测试酒精浓度并用液 晶屏显示出来,根据不同的酒精浓度,液晶屏提示使用者相应的信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酒后控驾器,包括无线通讯的手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和无线 接收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手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包括矩形 的外壳4和设置在外壳4内部的由充电电池6供电的电路板10,外 壳4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分别设有进气孔1、出气孔11,外壳4正面设 有液晶屏2、按键3,外壳4底面设有充电插座5,外壳4背面设有 电池盒盖7,电路板10通过数据线和液晶屏2、按键3、带扇叶的微 型发电机8、酒精传感器9连接,带扇叶的微型发电机8、酒精传感 器9均设在外壳4内部且依次置于进气孔1的左侧;所说的无线接收 控制部分通过汽车发动控制模块控制车内启动电路原有的继电器,并 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手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的禁止行车指令或行车指 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在手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内的电路 板10包括单片机、AD模块、多路选择模块、编码芯片和无线发射 模块,充电电池6为单片机、AD模块、多路选择模块、酒精传感器 供电,单片机通过数据线和AD模块、多路选择模块、液晶屏2、编 码芯片、按键3直接连接,编码芯片通过数据线和无线发射模块直接 连接,多路选择模块通过数据线和AD模块、酒精传感器9、带扇叶 的微型发电机8直接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汽车发动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 和设在无线接收控制部分内的单片机直接连接,无线接收控制部分内 的单片机以车内的电力供应系统作为电源系统,并通过数据线和蜂鸣 报警模块、译码器直接连接,译码器通过数据线和无线接收模块直接 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酒后控驾器,能识别酒精浓度,强制检测酒精浓度 是否超出安全标准,杜绝酒后驾驶行为,并可以发出报警信号,而且 能够测试酒精浓度并用液晶屏显示出来,根据不同的酒精浓度,液晶 屏提示使用者相应的信息。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 无线接收控制部分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 手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3 手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的俯视结构图
图4 手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的侧视结构图
图5 主控程序流程图
图6 中断程序流程图
图7 测控程序流程图
图8 无线接收程控流程图
图9 手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10 无线接收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酒后控驾器,包括无线通讯的手 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和无线接收控制部分,所说的手持检测无线发射 部分包括矩形的外壳4和设置在外壳4内部的由充电电池6供电的电 路板10,外壳4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分别设有进气孔1、出气孔11, 外壳4正面设有液晶屏2、按键3,外壳4底面设有充电插座5,外 壳4背面设有电池盒盖7,电路板10通过数据线和液晶屏2、按键3、 带扇叶的微型发电机8、酒精传感器9连接,带扇叶的微型发电机8、 酒精传感器9均设在外壳4内部且依次置于进气孔1的左侧;所说的 无线接收控制部分通过汽车发动控制模块控制车内启动电路原有的 继电器,并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手持检测无线发射部分的禁止行车指令 或行车指令。所说的无线信号是射频无线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珍美,未经王珍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7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机构
- 下一篇:双驱双控无级变速的混合动力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