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转悬臂式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9105.0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尹宏声;陈勇;丁勇;邓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F16F7/1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张向飞 |
地址: | 317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转 悬臂 减振器 | ||
1.一种扭转悬臂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该减振器包括一个底座(1)和一个悬臂(2),底座(1)与悬臂(2)的一端相铰接,其铰接处设有弹簧(3),该弹簧(3)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底座(1)和悬臂(2)上,且弹簧(3)的作用力方向与本减振器在使用过程中外力作用于悬臂(2)的方向相反,底座(1)与悬臂(2)之间设有同时与两者相接触的阻尼块(4),且悬臂(2)与阻尼块(4)相接触所形成的摩擦力具有减缓悬臂(2)摆动速度的作用,所述的底座(1)上固设有定轴(5),上述的悬臂(2)活动套接在定轴(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悬臂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块(4)套接在定轴(5)上,弹簧(3)活动套接在阻尼块(4)与定轴(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条所述的扭转悬臂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3)是扭簧,底座(1)上对应于扭簧的作用面上设有卡槽一(1a),悬臂(2)上对应于扭簧的作用面上设有卡槽二(2a),扭簧的两端分别卡在相应的卡槽一(1a)和卡槽二(2a)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转悬臂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3)和阻尼块(4)分别为两个,且它们相应地设在悬臂(2)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转悬臂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相互平行的凸耳一(1b)和凸耳二(1c),上述的定轴(5)是一螺栓,螺栓穿过两凸耳(1b、1c)并由螺母(6)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转悬臂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2)上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端固设有缓冲块(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转悬臂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2)上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端设有弯头(2b),上述的缓冲块(7)固设在弯头(2b)的端面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转悬臂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块(7)通过螺钉(8)与悬臂(2)相固定,且螺钉(8)的头部完全置于缓冲块(7)内。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转悬臂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块(4)由丙烯酸酯或者聚硫或者丁腈或者硅橡胶或者聚氨酯或者聚氯乙烯或者环氧树脂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91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放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式高压线除冰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