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随充自发电太阳能应急补充多动力公交车及配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9402.5 | 申请日: | 201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增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增武 |
主分类号: | B60L11/02 | 分类号: | B60L11/02;B60L11/18;B60L5/00;B60L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4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发电 太阳能 应急 补充 动力 公交车 配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随充自发电太阳能应急补充多动力公交车,尤其涉及其充电随充装置、太阳能充电装置、减震发电装置、应急补充小型发电机装置。
目前,公交车一般使用内燃机作动力输出,费用高、尾气排放严重、对大气有污染。
针对内燃机公交车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随充自发电公交车。其特征为:采用电机驱动,由电池组做电源;利用公交车定路线、定站点的有利条件设立随充杆,进行跟踪随充;在车轴和车身之间设有减震发电机;在车顶部设有太阳能硅板,并配有小型内燃机驱动型发电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站牌附近设立随充杆,随充杆跟随站牌每站都设立。在公交车总站停车等候区也同样设立随充杆。随充杆包括:永磁正极随充触头、永磁负极随充触头经过绝缘连接杆固定在随充杆上,在连接处设有球头,以实现永磁正负极触头可以在车身垂直方向自由摆动,禁止与车身平衡方向摆动。电动公交车顶部设有铁吸引触头,电动公交车根据道路上指示标记驶入站点充电位置时,永磁正极随充触头、永磁负极随充触头与电动公交车顶部的铁吸引触头吸合接触,施行快随充电;电动公交车到到总站停车侯客时,也同样实施此步骤,以补充行之中的电量损耗。其次在各个车轮轴和车身之间分别设有减震发电机,减震发电机在电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而产生上下移动使强力磁铁组在线圈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而产生电流,经二极管整流进入电池组,从而得到电量的补充。在车顶部设有太阳能硅板,吸收阳光充电;车尾部设有小型内燃机驱动型发电机,做应急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机驱动,由电池组做电源,无污染,采用跟踪随充,及设有减震发电机,节能、快捷、费用低。多种充电方式集于一身, 可保证公交车的正常行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随充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动公交车随充装置结构及减震发电机、应急补充小型发电机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永磁正负极随充触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动公交车铁吸引触头结构电示意图
图5是电动公交车到达站牌处停车上下客时快速充电俯视图
图6减震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7是减震发电机剖视图
图8减震发电机磁场示意图
图9减震发电机磁力线切割示意图
图中1.随充杆;2.随充横断;3.绝缘接杆;4.永磁正极随充触头;5.永磁负极随充触头;6.球头;7.电动公交车铁吸引触头;8.快速充电箱;9.绝缘管;10.密封堵;11.空心柱;12.导线;13.铁质套;14.铜质触点;15.强力磁铁;16.轴承端盖;17.密封垫圈;18.碳刷;19.下端盖;20.密封圈;21.轴承.;22..电动公交车铁吸引触头支架;23.电动公交车铁吸引铜质触点;24.触电绝缘隔板;25.站牌;26.减震发电机;27.车轮轴;28.固定头;29.导杆;30.上端盖(不锈钢质);31.固定螺栓;32.线圈骨架;33.线圈;34.下端盖(不锈钢质);35.气口;36.接线座;37上定位套(铜质);38.强力磁铁组;39.隔板;40.下定位套(铜质);41.横撑;42.固定座;43.U型固定螺栓;44.小型内燃机驱动型发电机;45.太阳能硅板;46.电池组;47.铜质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站点及总站停车区设立的随充杆(1)上设有永磁正极随充触头(5)、永磁负极随充触头(4)经过绝缘连接杆(3)固定在随充杆(1)上,在连接处设有球头(6),以实现永磁正负极触头可以在车身垂直方向自由摆动。图3中永磁正极随充触头为圆柱形,外面镶嵌铜质触点(14)可提高其接触性;铜质触点(14)内设有强力磁铁(15),可与电动公交车顶部设有铁吸引触头(7)快速吸合;中部设有空心柱(11),通过两盘轴承(21)、密封圈(20)与强力磁铁(15)固定在一起,在其下部设有轴承端盖(16);空心柱(11)中部设有导线(12),与碳刷(18)连接,碳刷(18)与镶嵌在强力磁铁(15)内部铜质触点(47)接触通电。下部还设有下端盖(19),以避免碳刷(18)受损及灰尘进入。在空心柱(11)上端外部套有绝缘管(9)和空心柱(11)一起与随充横断(2)通过球头(6)连接,以实现永磁正负极可以在车身垂直方向自由摆动。
图4为电动公交车顶部设有铁吸引触头(7)的结构,由镶嵌在电动公交车铁吸引触头支架(22)上的电动公交车铁吸引铜质触点(23)和触电绝缘隔板(24)组成,触电绝缘隔板(24)起定位和防止永磁正负极随充触头意外短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增武,未经任增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9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肤肌张力测量装置
- 下一篇:电源选择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