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0905.4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润;藤崎昌伸;本山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普生拓优科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L9/08 | 分类号: | G01L9/08;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感压元件和膜片的压力传感器,特别涉及如下技 术:减少由于组合不同种类的材料而导致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定值的 温度变化的误差、以及由于膜片的重力导致的挠曲而产生的压力测定值 的误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水压计、气压计、压力差计等使用压电振动元件作为 感压元件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电振动元件例如在板状的压电基板上形 成电极图案,在力的检测方向上设定检测轴,当在所述检测轴的方向施 加压力时,所述压电振子的谐振频率变化,根据所述谐振频率的变化来 检测压力。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第1现有技术的压力传感器。图21示 出第1现有技术的压力传感器。第1现有技术的压力传感器201具有: 气密壳体202,其内部为真空或具有非活性氛围气;第1压力输入口203a 和第2压力输入口204a,其分别贯通形成在气密壳体202的对置的第1 和第2壁面203、204上;圆筒型的第1波纹管210,其具有一端开口固 定在第1壁面203上且与第1压力输入口203a连通的轴孔;圆筒型的第 2波纹管211,其具有一端开口固定在第2壁面204上且与第2压力输入 口204a连通的轴孔,并且与第1波纹管210呈串联状配置;振动元件粘 接底座215,其固定配置在第1和第2波纹管210、211的各另一端210a、 211a彼此之间;薄板状的压电振动元件220,其由振动元件粘接底座215 支承;压电加强板221,其配置在之间隔着第2波纹管211而与压电振子 220对置的位置上;以及振荡电路230,其与压电振动元件上的电极图案 导通。压电振动元件220的一端固定在第2壁面204上,另一端固定在 振动元件粘接底座215上。压电加强板221的两端部由第2壁面204和 振动元件粘接底座215固定。并且,振动元件粘接底座215和气密壳体 202的内壁利用加强板用弹簧固定,提高针对X轴方向的冲击的耐久性。
压电振动元件220例如具有在石英基板上形成电极的结构。振动元 件粘接底座215具有:在由两个波纹管210、211的另一端部210a、211a 夹持的状态下固定的基部215a;以及从基部215a的外周向第2壁面突出 的支承片215b,压电振动元件220和压电加强板221的另一端部都与支 承片215b连接。
各压力输入口203a、204a与各波纹管210、211内部的轴孔连通, 另一方面,各波纹管内的轴孔彼此由振动元件粘接底座215的基部215a 保持为非连通状态。因此,由于从两个压力输入口203a、204a输入的压 力P1、P2的压力差造成的波纹管的伸缩,振动元件粘接底座215的位置 在波纹管的轴方向上进退。一端固定在振动元件粘接底座215上且另一 端固定在第2壁面204上的压电振动元件220由于从振动元件粘接底座 215传递的压力,承受针对轴方向的机械应力而变形,固有的谐振频率变 动。即,在连接了以气密状态配置在气密壳体202的适当部位的振荡电 路230和构成压电振动元件220的压电基板上的激励电极的状态下,通 过对激励电极通电来激励压电基板,根据此时的输出频率计算压力P1或 P2。
根据第1现有技术的压力传感器201,在压力P1输入到第1压力输 入口203a时,与该压力对应的力施加给压电振动元件220和压电加强板 221。由于压电加强板221的存在,对压电振动元件220仅施加来自长边 方向(石英振动元件的情况下为图中的Y轴方向)的力,压电振动元件 本来的压力-频率特性示出二次曲线。因此,根据压力P1,压电振动元件 220的谐振频率直线变化,能够得到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201。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第2现有技术的压力传感器300。图 22示出第2现有技术的压力传感器300。第2现有技术的压力传感器300 构成为,在设置有由金属薄膜构成的电极307和以覆盖电极307的方式 形成的电介体膜308的基体306上,在膜片309和电极307对置、且在 膜片309和电介体膜308之间具有间隙310的状态下,接合硅构造体305, 该硅构造体305设置有能够根据压力而变形的、具有导电性的膜片309。 根据该结构,通过检测由于膜片309承受压力而与电介体膜308接触的 接触面积的变化导致的静电容量的变化,由此,能够检测该压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7395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4058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普生拓优科梦株式会社,未经爱普生拓优科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0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监测系统
- 下一篇: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