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3136.3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瑞;赵博;刘哲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宗瑞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028200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变 电化学 检测 电极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包括电极(1)、导线(5)和电极套(2),电极(1)和导线(5)分别插入电极套(2)两端,其特征在于:在电极套(2)里面的电极(1)和导线(5)之间设有导电弹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说电极(1)和导线(5)与电极套(2)内孔之间采用黏合层(3)固定连接,电极(1)和导线(5)之间的距离小于导电弹簧(4)的自然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电弹簧(4)是由金属丝盘绕而成的螺旋管状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顶电极(1)和导线(5)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电弹簧(4)是由金属片制成的板状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顶电极(1)和导线(5)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电弹簧(4)是由高分子弹性杆制成的杆状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顶电极(1)和导线(5)的端部。
6.一种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取绝缘管状电极套(2)以及外径和电极套内径相吻合的电极(1)与导线(5),并制备与电极及导线相配合的导电弹簧(4),把导电弹簧(4)装入电极套(2),将电极与导线端部周围分别涂布黏合剂,然后从电极套(2)两端插入并触压导电弹簧(4)的两端,待黏合剂凝固即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直径约为1毫米的金丝为电极(1),侧面涂上环氧树脂,取内径为1毫米的聚四氟乙烯管为电极套(2),将电极(1)从电极套(2)的一端装入,此前或之后在电极套(2)中放入一小段铜质导电弹簧(4),再取一根直径1毫米、长度合适、侧面涂有环氧树脂的铜棒为导线(5),从电极套(2)的另一端装入,压实,待环氧树脂固化后即制成金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一根直径约为3毫米的玻碳棒为电极(1),侧面涂上AB胶,将其装入内径为3毫米的聚四氟乙烯管制成的电极套(2)一端,并在聚四氟乙烯管中放入一小段银质导电弹簧(4),再将一根侧面涂有AB胶、长度合适、直径3毫米的铜棒装入聚四氟乙烯管的另一端成为导线(5),压实,待AB胶固化后即制成玻碳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一根直径为1毫米的铂丝为电极(1),侧面涂上有机硅胶,将其装入内径为1毫米的聚四氟乙烯管制成电极套(2)的一端,并在聚四氟乙烯管中放入一小段钨质导电弹簧(4),再将一根侧面涂有有机硅胶、长度合适、直径1毫米的铜棒装入聚四氟乙烯管的另一端作为导线(5),压实,待有机硅胶固化后即制成铂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形变电化学检测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一根直径为3毫米的石墨棒为电极(1),侧面涂上502胶,将其装入内径为3毫米的聚四氟乙烯管电极套(2)的一端,并将一根侧面涂有502胶、长度合适、直径3毫米、内部镶嵌导电弹簧(4)的可伸缩铜导线(5)装入电极套的另一端,压实,待502胶固化后即制成石墨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宗瑞,未经刘宗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1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