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纸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64859.5 申请日: 2009-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1993910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李苌清;孙明杰;王霆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威尔曼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34 分类号: C12Q1/34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逯长明
地址: 510075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内酰胺 检测 方法 试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纸。

背景技术:

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细菌耐药的机制有很多方面,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杆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普遍机制。β-内酰胺酶早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前便已发现,它并不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它的唯一功能是水解β-内酰胺环。

至今发现的β-内酰胺酶已上千种,在临床耐药细菌中广泛存在。β-内酰胺酶分类比较多,按照其生化特征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为头孢菌素水解酶(即Amp-C酶),产生菌主要系革兰阴性菌,如假单胞菌、肠杆菌、不动杆菌和克雷伯杆菌等。AmpC酶可分为诱导型、结构型和质粒介导型。其特性为:不被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抑制,可被氯唑西林抑制;优先选择的底物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头霉烯类抗生素(如头孢西丁)高水平耐药;部分Amp-C酶表达可被克拉维酸、第三代头孢菌素诱导。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药物,主要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

第二类为超广谱酶(包括由沙雷菌属与肠杆菌属产生的非金属碳青霉烯酶)。其特性为:能水解青霉素类、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如氨曲南),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治疗产超广谱酶细菌感染的药物有碳青霉烯类(非金属碳青霉烯酶除外)、青霉烯类、头霉烯类以及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吡肟相当部分稳定,最有效的药物是碳青酶烯类。应避免第三代头孢菌素单药治疗。对于非金属碳青霉烯酶,一般避开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

第三类为金属酶,由假单胞菌属、脆弱拟杆菌属、产黄菌属、沙雷菌属及嗜麦芽黄单胞杆菌属产生。能水解各种β-内酰胺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不被现有酶抑制剂抑制。选用药物进行治疗时一般避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四类为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IR-BLs),其特点是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可选用广谱β-内酰胺抗生素治疗。

第五类为青霉素酶和广谱酶,其特点是对青霉素及头孢一二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可选用广谱β-内酰胺抗生素和酶抑制剂治疗。

控制耐药菌蔓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来避免耐药性的发生。鉴于β-内酰胺酶在细菌耐药中的广泛存在,以及不同类型的β-内酰胺酶有不同的用药原则,很有必要对β-内酰胺酶进行快速检测及分类,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现在使用的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碘量法、纸片酸度定量法和产色头孢菌素法。微生物法由于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现在基本上很少被采用;碘量法常用于检测淋病奈瑟氏菌;纸片酸度定量法一般用于检测淋病奈瑟氏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葡萄球菌;产色头孢菌素法是目前检测β-内酰胺酶最常用的方法。产色头孢菌素法是利用产色头孢菌素如头孢硝噻吩(nitrocefin)的β-内酰胺环被β-内酰胺酶破坏后,其颜色由浅黄色变为粉红色,以此来判定细菌是否产β-内酰胺酶。

检测β-内酰胺酶底物轮廓的方法主要有细菌培养法、分光光度法和结合反应竞争法三种。前两种操作较繁琐、耗时长,只在研究室使用。申请号为2003801071 85.6的专利详细介绍了后一种方法,即将将待检底物和显色底物进行混合后,再同β-内酰胺酶进行反应的方法,由于待检底物同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绝大多数低于显色底物同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因而灵敏度低,假阴性率高,结果的可信度低。

目前所有这些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临床标本时,从收集临床标本经细菌分离、扩增到检测出结果至少需要72h。迄今尚无对临床标本细菌的β-内酰胺酶及其底物特性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和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检测β-内酰胺酶假阴性率高、消耗时间长的缺陷,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的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可能含微生物的样本培养2-24小时;

步骤(2):用产色头孢菌素法对样本进行β-内酰胺酶的检测。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3):用底物优势结合法检测所述β-内酰胺酶的底物特性。

所述步骤(1)优选在16℃-38℃、0-300rpm条件下培养。

所述步骤(1)可以加入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药物进行选择性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威尔曼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威尔曼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48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