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重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5953.2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丸冈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B60C9/10;B60C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带束层帘布数作成三张来实现轮胎重量及成本的降低,并且提高轮胎强度(破坏能值)的载重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4(A)所示,载重轮胎的带束层使用在带束层帘线中使用了钢丝帘线的四张带束层帘布,并且胎体侧的第一帘布A1的相对于轮胎赤道的帘线角度θ1为比较大的40~80度,另外,其外侧的第二、第三帘布A2、A3的帘线角度θ2、θ3基本相同为15~30度的范围,而且将第三帘布A3的帘线排列为与第一、第二帘布A1、A2的帘线交叉的方向,从而形成了牢固的骨架构造。
与此相对,本申请人在下列专利文献1中,提出将带束层帘布数作成三张来实现轮胎重量及成本的降低,并且提高轮胎强度(破坏能值)的载重轮胎的方案。如图4(B)所示,在该提案的轮胎中,第一~第三带束层帘布的帘线角度θ1~θ3为16~22°,并且第一帘布A1的帘线的倾斜方向与第二、第三帘布A2、A3的帘线的倾斜方向不同,同时限制第一~第三带束层帘布的帘布强度S1~S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2742号公报
然而,鉴于近年的轮胎的高寿命化、高强度化的要求,希望进一步提高轮胎强度。因此,在本发明中对上述三张帘布的带束层构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提高第一帘布A1的帘布强度S1,相反降低第二帘布A2的帘布强度S2,将帘布强度之比S1/S2设定为1.25~1.65的大于以往的范围,就能够实现保持或降低带束层的钢丝量,并且提高轮胎强度(破坏能值)。然而,在上述带束层构造的情况下,存在由于行驶而使带束层的曲率变圆的倾向。其结果可知,在行驶时因带束层缓冲胶受到机械疲劳而软化,因而产生在带束层和胎体之间易产生剥离损伤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专利文献1的发明进行改进,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轮胎,该载重轮胎将帘布强度之比S1/S2提高到规定的范围,实现在保持或降低轮胎的重量的同时提高轮胎强度(破坏能值),并且能够抑制在带束层和胎体之间的剥离损伤,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载重轮胎,其具有:胎体,其从胎面部经过胎侧部而到达胎圈部的胎圈芯;带束层,其配置于该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且胎面部的内部;带束层缓冲胶,其截面近似三角形状并且埋入上述带束层的轮胎轴向两外端部与上述胎体之间的间隔内,其特征在于,上述带束层由从胎体侧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重叠的第一、第二、第三带束层帘布构成,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带束层帘布具有分别相对于轮胎赤道按照15~23°的角度倾斜排列的钢丝制带束层帘线,而且第一带束层帘布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带束层帘布的带束层帘线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且第一、第二、第三带束层帘布的轮胎轴向的帘布宽度W1、W2、W3具有W1>W2>W3的关系,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带束层帘布的每一根带束层帘线的断裂负载E1、E2、E3,与各带束层帘布的每5cm宽的带束层帘线的埋入数N1、N2、N3的乘积,即:帘布强度S1、S2、S3满足以下公式(1)~(4),其中,E1、E2、E3的单位是kN/根,N1、N2、N3的单位是根/5cm,S1、S2、S3的单位是kN/5cm,
S1>S2 (1)
S1>S3 (2)
55≤S1≤75 (3)
1.30≤S1/S2≤1.51 (4)
将上述带束层缓冲胶的复数弹性模量设为3.5~4.5MPa。
另外,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帘布强度S1、S2、S3具有S1>S2≥S3的关系,第二带束层帘布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的倾斜方向,形成为与第三带束层帘布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的倾斜方向相同方向,第二带束层帘布的轮胎轴向外端从第一带束层帘布离开2.0mm以上的距离L1。
另外,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两侧的带束层缓冲胶之间的区域内,在上述第一带束层帘布与胎体之间设置厚度1.0~3.0mm且复数弹性模量为7.0~11.0MPa的保护橡胶层。
另外,上述复数弹性模量是以JIS-K6394的规定为基准,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使用(株式会社)岩本制作所制造的“粘弹性分光仪”所测量的值。
初始形变(10%)
幅度(±1%)
频率(10Hz)
变形模式(拉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机壳
- 下一篇:远程控制器、蓝牙免提设备、蓝牙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