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封装结构及其载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7115.9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8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己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应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3/367;H01L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文琦;陈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封装 结构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封装技术,特别是一种电子封装结构及其载板。
背景技术
由于使用者对于系统的高速化、多功能化要求,使得半导体组件的封装密度越来越高,因而其单位体积或面积的发热密度也随之增高。半导体集成电路组件发热密度越高,组件接合温度亦随之增高,造成系统可靠度降低,组件寿命因而缩短。在封装上,高速性与高发热的矛盾被视为重要课题,其解决方法也与层级分割有着深切关系。因此,在封装中使其散热问题获得解决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电子封装结构及其载板,通过将需散热裸晶组件直接设置于散热件上并可选择性结合二、三层级的封装而同时完成电路卡的封装。
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电子封装结构及其载板,其散热件的尺寸大于其上基板的尺寸,故可有效提高散热面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封装结构包括:散热件;至少一个基板,其设置于散热件上;至少一个晶粒,其设置于散热件上;封装构件,其覆盖晶粒;被动组件,其设置于基板上。其中,散热件尺寸大于基板尺寸;基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电路层;以及基板具有与电路层电性连接的外部电性连接部,作为电子封装结构对外电性连接之用。散热件在其内部具有真空腔体,并且其材料为金属或高导热材料。散热件上的晶粒与电路层电性连接。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封装载板结构包括:散热件,在其内部具有真空腔体并且其材料为金属或高导热材料;以及至少一个基板,其设置于散热件上。其中,散热件尺寸大于基板尺寸;基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电路层;散热件用于在其上设置至少一个晶粒并与电路层电性连接;以及基板具有与电路层电性连接的外部电性连接部,作为对外电性连接之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散热件
12 真空腔体
14 散热鳍片
20 基板
22 金手指
30 晶粒
40 封装构件
50 被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封装结构包括:散热件10;至少一个基板20,其设置于散热件10上;至少一个晶粒30,其设置于散热件10上;封装构件40,其覆盖晶粒30;散热件10在其内部具有真空腔体,并且其材料为金属或高导热材料,并可在金属材料上形成高导热绝缘层,如钻石薄膜、氧化铝、氮化铝、石墨、氧化硅、氮化硅、氮化硼等,以运用在需电热分离的电子组件,如聚光型太阳能基板。散热件10的尺寸大于基板20的尺寸。基板20上具有至少一个电路层(图上未示)以及具有与电路层电性连接的外部电性连接部(图上未示),作为电子封装结构对外电性连接之用。散热件10上的晶粒30利用金属引线(图上未标)或金属凸块(Bump)与电路层电性连接。散热件10可为在其内部具有真空腔体的均温板(Vapor Chamber)或导热管(Heat Pipe)。
在一实施例中,可选择设置至少一个被动组件50在基板20上并与电路层电性连接。
首先,在本发明中,由于散热件10的尺寸大于基板20的尺寸,因此散热件10具有足够暴露于外的散热面积。相对于设置于散热件10上的晶粒30,散热件10可提供更优的散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件10还包括毛细结构(图上未示)设置于真空腔体12内壁;以及液体(图上未示)容置于真空腔体12内。如此,散热件10为均温板或热导管结构。均温板或热导管是一个内壁具有毛细微结构的真空腔体。当热由热源(晶粒30设置处)传导至蒸发区时,真空腔体12内的热超导介质(如液体)的蒸发热快速均匀散布到低温处冷凝,再由腔体内的毛细结构回流至热源。此操作在腔体内周而复始的进行,为均温板或热导管的操作原理。晶粒30设置于散热件10(均温板或热导管)上,晶粒30所产生的热源可均匀快速的移出或传给额外散热装置,如与散热件10接触的散热鳍片14,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并不限于设置于散热件10的下方,也可与基板20设置于同侧或设置于上下两侧。同理,基板20并不限定设置于散热件10的上方,也可设置于散热件10的下方或是设置于上下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应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应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显示设备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对准标记布局和对准标记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