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变速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67466.X 申请日: 2009-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1666372A 公开(公告)日: 2010-03-10
发明(设计)人: 丹下宏司 申请(专利权)人: 加特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F16H15/22 分类号: F16H15/2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景刚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级 变速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变速器,其适用于车辆用变速器等,具备利用薄的圆板状盘的弹性变形接触驱动传递部分的方式的摩擦传递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盘的变速器,公知有具备由多个锥形盘和多个凸缘盘构成的摩擦传递机构的、被称为贝耶尔式变速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3及图4)。

该贝耶尔式变速器将输入到输入轴的动力经由齿轮传递至多个花键轴,进而均等地分配给多个锥形盘组。锥形盘组在中央配置的多个凸缘盘组之间被交替夹持,通过弹簧和端面凸轮的压接力而被靠压。另外,锥形盘组配置于凸缘盘组外周上的三处,并设置变速操作连杆,通过使锥形盘组出入凸缘盘组而进行变速操作。

来自输入轴的动力从锥形盘组经由油膜向凸缘盘组传递,并经过端面凸轮向输出轴传递。此时,凸缘盘组的接触点越接近锥形盘组的中心、输出轴越低速,凸缘盘组的接触点越接近锥形盘组的外周、输出轴越高速。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3-2954号公报的图3及图4

但是,现有的贝耶尔式变速器是利用在中央配置的凸缘盘组的外周部形成的凸缘部分夹入锥形盘组的构造,输出侧的凸缘驱动半径被决定作为固定径。因此,与输入侧的锥形盘组的可变驱动半径相比,输出侧凸缘盘组的凸缘驱动半径变大,作为变速比,只能得到1以下的减速侧变速比。即,可设定的变速比的范围变窄,例如,有增速侧变速比的要求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响应该要求的问题。

另外,为了不卡住而稳定地进行动作,采用下述构成,即,在配置于中央的凸缘盘组的外周上的三处配置锥形盘组,且利用可动轴对三处的锥形盘组进行保持,在相邻的锥形盘组的空间位置配置变速操作连杆机构。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越靠轴侧越厚的锥形盘组的重量增加,且构造复杂,零件数量多,需要可动空间,因此,高成本的同时,也不能实现轻量化及紧凑化。

此外,由于是通过在凸缘部分夹入平面形状的锥盘群的突条和平面形成的接触构造,其中凸缘部分形成在中央配置的凸缘盘群的外周部,因此,转矩传递接触部的接触形状为周向驱动半径长的长圆形状或椭圆形状。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在转矩传递接触部中,在周向上扩大的接触面积部分,产生绕转矩传递接触中心点相对旋转的卡阻压接,传递转矩的旋转损失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变速器,能够实现低成本化、轻量化、紧凑化,并发挥具有包含增速比的高变速比的设定自由度的变速功能、和对转矩的传递/截断进行切换的离合器功能,同时能够在各变速位置降低传递转矩的旋转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具备:输入轴,其与原动机连接,并被变速器箱部件支承;输出轴,其与所述输入轴平行配置,并被变速器箱部件支承;圆板状的输入盘,其设于所述输入轴,将外周端接近所述输出轴配置;圆板状的输出盘,其设于所述输出轴,将外周端接近所述输入轴配置;一对按压机构,其在所述输入盘和所述输出盘相互重合的盘重合区域中、沿将所述输入轴的轴心和所述输出轴的轴心连接的轴心连接线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于要求变速比的位置夹持按压两盘,利用两盘的弹性变形形成转矩传递接触部,所述输入盘在其盘面具有以距所述输入轴的轴心不同的半径形成同心状的多个输入侧突条,所述输出盘在其盘面具有以距所述输出轴的轴心不同的半径形成同心状的多个输出侧突条,所述多个输入侧突条和所述多个输出侧突条按照如下方式设定,即,根据多个要求变速比,将所述轴心连接线的长度分配为输入侧驱动半径和输出侧驱动半径,并在所述轴心连接线上将两突条的顶部彼此相对配置。

因此,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中,在利用一对按压机构夹持按压两盘时,通过弹性变形形成转矩传递接触部。将该转矩传递接触部形成于轴心连接线上的中间位置时,距输入侧接触圆的轴心的输入侧驱动半径和距输出侧接触圆的轴心的输出侧驱动半径相同,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得到等速比。在从该等速比的位置向输入轴侧移动的位置形成转矩传递接触部时,输入侧驱动半径变短,输出侧驱动半径变长,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得到减速比(低速变速比)。另一方面,当在从等速比的位置向输出轴侧移动的位置形成转矩传递接触部时,输入侧驱动半径变长,输出侧驱动半径变短,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得到增速比(高速变速比)。

而且,将解除由按压机构夹持按压两盘的按压力时,截断从输入轴向输出轴的转矩传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