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的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9143.4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9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G03F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姜燕;陈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元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形成牺牲层的方 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工业技术节点(node)的进步,目前已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 (high k dielectric material)与金属以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MOSFETs)的金属栅极堆 叠。在形成金属栅极堆叠结构的方法中,沉积并蚀刻金属层。在金属蚀刻的 工艺中,其工艺宽裕度(processing window)不足且光致抗蚀剂有剥落之虞。 此外,暴露在光致抗蚀剂外的金属膜无法通过蚀刻完全移除,且图案化的光 致抗蚀剂会从其所覆盖的金属膜上剥落。再者,湿式蚀刻工艺所使用的蚀刻 溶液可能会渗入图案化光致抗蚀剂与金属膜之间的界面,并且氧化位于图案 化光致抗蚀剂之下的金属膜,将导致金属膜变质以及元件效能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 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一材料层于一基材之上;形成一牺牲层于该材料层 之上,其中该材料层与该牺牲层各自具有一厚度小于100埃;形成一图案化 光致抗蚀剂层于该牺牲层之上;利用该图案化光致抗蚀剂层作为一掩模,施 加一第一湿式蚀刻工艺以蚀刻该牺牲层,借以形成一图案化牺牲层;施加一 第二湿式蚀刻工艺以蚀刻该材料层;以及施加一第三湿式蚀刻工艺以移除该 图案化牺牲层。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一钽化钛 (TiN)层于一基材上;形成一氧化镧(LaO)层于该钽化钛层上;形成一图案化 光致抗蚀剂层于该氧化镧层上;利用该图案化光致抗蚀剂层作为一掩模,对 该基材施加一第一湿式蚀刻工艺以蚀刻该氧化镧层,借以形成一图案化氧化 镧层;对该基材施加一氢氧化铵-过氧化氢-水的混合物(ammonia hydroxide-hydrogen peroxide-water mixture,APM)以蚀刻该钽化钛层;以及施 加一第二湿式蚀刻工艺于该基材以移除该氧化镧层。
本发明所揭示的每一实施例各自表现出其不同的优点,例如,有的实施 例可将蚀刻时间延长而不会发生光致抗蚀剂剥落(peeling)的问题;有的实施 例可以减少对第二材料层进行湿式蚀刻的时间,且可解决光致抗蚀剂剥落的 问题;有的实施例可解决氮化钛表面残留光致抗蚀剂残余物的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 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流程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流程。
图2~图8为一系列剖面图,用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程。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半导体元件的制法
102~提供半导体基材
104~形成金属层与牺牲材料层于基材之上
106~形成图案化光致抗蚀剂层于基材之上
108~对基材施加第一湿式蚀刻工艺以图案化牺牲材料层
110~施加APM溶液以图案化金属层
112~施加溶剂剥离工艺以移除图案化光致抗蚀剂层
114~对基材施加第二湿式蚀刻工艺以移除牺牲材料层
200~半导体结构
210~基材
212~第一材料层(或金属层)
214~第二材料层(或牺牲层)
216~图案化光致抗蚀剂层
218~清洁材料
220~第一湿式蚀刻剂
222~剥离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特举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的元 件和设计为了简化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虽然本发明提供许多实施 例用以揭示本发明的应用,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此外,本发明于各个实施 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参考符号和/或文字。这些重复符号或文字为了简化与清 晰的目的,并非用以限定各个实施例和/或所述结构之间的关系。再者,说明 书中提及形成第一特征位于第二特征之上,其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是直 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也包括于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另外有其他特征的 实施例,因此,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并非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