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件硅智产的缓冲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9908.4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1/34 | 分类号: | G11C11/34;G11C11/41;G11C11/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栗若木;王 漪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件 硅智产 缓冲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整合单芯片系统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硬件硅知识产权的 缓冲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或是硬件硅知识产权(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简 称SIP)设计时,常会于电路中内建缓冲器(Buffer),以供硬件硅知识产权实时 运算或读写数据操作时使用。而依照各种应用的不同,硬件硅知识产权中的 缓冲器组成的架构也会有些不同。优良的缓冲器架构可以让硬件硅知识产权 的使用富有弹性且使用简单,而且软件的撰写亦不会因此而造成限制,先进 的缓冲器架构甚至可以让硬件面积可以更为缩小,以节省成本。
在硬件硅知识产权设计中,“Source+Destination→Destination”等类似的 运算常见于硬件硅知识产权运用缓冲器方法。其中,“Source+Destination→ Destination”是表示由一内存中读出一源数据、并由相同的内存或是其他内存 读出一目标数据,将该源数据及该目标数据执行加法运算后,进而将结果写 回至原来储存该目标数据的内存中,并以加法运算结果覆盖该目标数据。此 种运算非仅限定于加法运算,其他如减法运算、移位运算、或(OR)运算、及 (AND)运算、互斥或(XOR)等运算亦常使用于硬件硅知识产权设计中。
在设计“Source+Destination→Destination”运算相关硬件时,已知技术是 以两个分开的缓冲器各存放源数据及目标数据,待数据经运算后再存入目标 数据的缓冲器中。图1是已知技术中缓冲器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缓冲器 110是由两个64x32位的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组成。当该缓冲器110应 用在色彩处理时,色彩处理的硬件硅知识产权的内部运算及储存的数据是使 用颜色格式为Alpha(A)、Red(R)、Green(G)、Blue(B)各用8个位代表。也就 是每一个像素用一组的ARGB来表示,而实际应用的平台色彩表示方式也是 如此,故该缓冲器110的架构可以在存取时刚好配合ARGB8888的平台使用。
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此ARGB8888单元格式,则静态随机存取内存的 架构就必须要做变更,以符合使用上的需求。
另一种已知平台色彩表示方式为RGB565格式。在系统内存中,每一个 像素用16位表示,而每一个字组(word)为32位且为一个最佳的存取单位。即, 每一个字组可储存有2个像素的数据。当系统每一个时序周期(Clock Cycle) 读取一个字组,但却必须写入两个像素的值进入硬件硅知识产权的缓冲器时, 图1中硬件硅知识产权的缓冲器的架构就需调整成图2的架构。如图2所示, 源缓冲器与目标缓冲器各被拆成两块不同的静态随机存取内存,以达到同时 存取两个像素的目的。当系统读取一个字组时,该硬件硅知识产权经过简单 的电路转换,将读取到的值拆开成两个像素值,并让奇数及偶数的像素分别 存入不同的静态随机存取内存中,周来达到同时存取两个像素的功能。
图2的缓冲器架构虽然解决了同时存取两个像素的问题,但实体上的内 存却必须分成四块,造成储存空间上的浪费,而且增加了一些额外的控制电 路,增加许多硬件成本。由此可知,已知硬件硅知识产权的缓冲器结构仍有 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件硅知识产权的缓冲器结构,以避免已知 技术所产生储存空间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件硅知识产权的缓冲器结构,以降低 整体硬件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厨房的双筒型筷竹筒
- 下一篇:一种自加热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