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0294.1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6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3/00 | 分类号: | H04R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声 装置 | ||
1.一种发声装置,其包括:一发声模组,该发声模组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极,至少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热发声膜,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间隔地与该热发声膜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发声膜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所述发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一保护结构、一第二保护结构及一红外反射膜,所述热发声膜设置在该第一保护结构和第二保护结构之间,所述红外反射膜设置在第一保护结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膜与所述热发声膜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膜的红外线反射率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膜包括一基体及设置在该基体表面的一反射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聚合物膜或织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为金属反射膜,该金属为金、银或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膜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电介质膜设置在所述反射膜远离基体的表面,该电介质膜的材料为氧化硅、氟化镁、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红外透射膜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结构的表面,所述红外透射膜的材料为硫化锌、硒化锌、金刚石或类金刚石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透射膜的红外线透过率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0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结构和第二保护结构具有多个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结构和第二保护结构的多个通孔总面积分别占该第一保护结构和第二保护结构的面积的百分比在20%至99%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碳纳米管首尾相连且基本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膜层叠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发声膜的单位面积热容小于2×10-4焦耳每平方厘米开尔文。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发声膜至少部分悬空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结构与所述第二保护结构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发声膜通过所述至少两电极至少部分悬空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结构与所述第二保护结构之间。
18.一种发声装置,其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极,至少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热发声膜,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间隔地与该热发声膜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发声膜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所述发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红外反射膜及一红外透射膜,所述热发声膜设置在该红外反射膜及红外透射膜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支撑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极和至少一第二电极通过该支撑结构支撑。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膜及红外透射膜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并与所述热发声膜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02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