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板坯连铸动态轻压下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7299.7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田陆;赵磊;黄郁君;杨建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陆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板坯连铸 动态 压下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板坯连铸动态轻压下的控制方法,具体涉 及到在动态轻压下过程中压下区间的精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板坯连铸过程中,由于凝固过程中选分结晶的作用使枝晶间富 集了大量低熔点的溶质,在凝固末期,铸坯凝固末端固液两相区的 凝固收缩产生的强大吸力引起树枝晶间富集杂质的残余液体向中心 流动并充填于于其中,从而产生板坯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等缺陷。
由于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不能通过后续的轧制或退火处理来消 除,并且在高应力条件下,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容易引起板坯的分 层,因此解决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是提高板坯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凝固末端轻压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冶金研究者普遍关心的一项 新技术,能改善板坯内部成分偏析、中心疏松和中心线裂纹等缺陷。
轻压下技术关键的参数包括压下位置,压下区间,压下量,压 下率等。轻压下工艺不容易掌握和控制,其中一个比较难控制的参 数为压下区间的控制。
由于目前大部分铸机的扇形段为一体式,压下辊装在扇形段的 上机架和下机架上,整个机架靠四个液压油缸控制机架上下运动, 不能单独的控制某个辊子的压下,在确定了固相率在0.3-0.75的区 间后,由于不能单独控制每个辊子升降,因此不能准确地把压下区 间控制在设定固相率的范围内,压下区间不当,会导致压下效果的 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板坯连铸动态轻压下的控制方 法,以有效地减少由于铸机本身的原因而导致动态轻压下压下区间 的误差。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板坯连铸动态轻压下的控制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A)将板坯的动态轻压下的最大固相率位置所在 的扇形段作为基准扇形段;B)根据最大固相率位置在基准扇形段 中所处的位置,控制基准扇形段的动作方式;以及C)控制基准扇 形段之前的预定数量的扇形段的动作方式,其中,在步骤B和步骤 C中,动作方式包括各扇形段的进口油缸和出口油缸的常规夹紧、 压下和跟下。
优选地,在步骤A中,将固相率为0.75的板坯位置作为板坯的 动态轻压下的最大固相率位置。
优选地,在步骤C中,基准扇形段之前的预定数量的扇形段为 2~3个扇形段。
优选地,在步骤C中,基准扇形段之前的扇形段的预定数量根 据板坯压下量和预定压下率确定。优选地,预定压下率基本为 1.0mm/m。
优选地,在步骤B中,最大固相率位置在基准扇形段中所处的 位置包括:第一位置,最大固相率位置在基准扇形段和之前的扇形 段之间的位置;第二位置,最大固相率位置在基准扇形段的进口位 置和中间位置之间的位置;第三位置,最大固相率位置在基准扇形 段的中间位置和出口位置之间的前1/3距离内的位置;以及第四位 置,最大固相率位置在基准扇形段的中间位置和出口位置之间的后 2/3距离内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基准扇形段的进口位置、中间位置、出口位置分 别设置有控制点,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由最大固相率位置距离中间 位置和出口位置的控制点的距离来确定。
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C中,当最大固相率位置位于第一位置 时,使基准扇形段的前一个和前两个扇形段的进口油缸和出口油缸 都压下,使基准扇形段的进口油缸和出口油缸都跟下;当最大固相 率位置位于第二和第三位置时,使基准扇形段的进口油缸压下、出 口油缸跟下,使基准扇形段的前一个扇形段的进口油缸和出口油缸 都压下,使前两个扇形段的进口油缸常规夹紧、出口油缸压下;当 最大固相率位置位于第四位置时,使基准扇形段的进口油缸压下和 出口油缸都压下,使基准扇形段的前一个扇形段的进口油缸和出口 油缸都压下,使前两个扇形段的进口油缸和出口油缸都常规夹紧。
可选地,基准扇形段的进口位置、出口位置、以及中间位置和 出口位置之间的1/3距离处分别设置有控制点。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将动态轻压 下的压下区间的控制转化为基准扇形段和之前的预定数量扇形段的 油缸的动作方式的控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容易实施,对连铸设备 的技术改造较少,实施成本低,可实现动态轻压下的压下区间的较 精确的控制,可以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液芯位置在铸机的不同部位 时,精确控制轻压下的有效压下区间,为动态轻压下提供了非常有 效的压下区间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陆,未经田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7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