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黄上清制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7548.2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安明;艾样开;吴孔松;靳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9/48;A61P1/02;A61P11/04;A61P29/00;A61K35/413;A61K33/06;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宇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116 | 代理人: | 倪骏 |
地址: | 33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黄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牛黄上清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牛黄上清胶囊,是本发明人在牛黄上清丸的基础上开发的新药,它改变了传统丸剂全部以生药粉入药的方式,去除了大量杂质,口服吸收快,疗效确切,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工作,该产品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但该产品制法还存在一些不足,研究人员发现水提部分有效成分转移率低,其中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约为40%,改用乙醇提取,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无明显变化;此外,该产品中挥发油采用乙醇溶解喷入,由于挥发油易挥发,药物稳定性较差,而这些问题又与产品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改变其基本组方配伍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牛黄上清制剂的制备方法,提高单位制剂有效成分含量和药物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临床疗效。
本发明所述的牛黄上清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原料药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牛黄上清胶囊的处方成分和配比,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大黄、冰片、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B、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菊花、连翘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
C、将B工艺蒸馏后的药渣与栀子、黄芩、赤芍、地黄、甘草、桔梗等六味药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B工艺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得稠膏I备用。
D、黄连、黄柏、石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稠膏II备用。
E、将上述稠膏I和稠膏II混合,加入大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再加入人工牛黄、冰片细粉和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灌装胶囊即得;或将上述稠膏I和稠膏II分别干燥或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大黄、冰片、人工牛黄细粉和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灌装胶囊即得。
所述的人工牛黄可用等重量份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
所述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的方法可以用超声法、研磨法或饱和水溶液法。其中超声法包合工艺的条件优选是:挥发油∶β-CD的比例为1∶6,水∶β-CD的比例为8∶1,超声时间60min。研磨法包合工艺的条件优选是:挥发油∶β-CD的比例为1∶6,水∶β-CD的比例为3∶1,研磨40min。饱和溶液法包合工艺的的条件优选是:挥发油与β-CD配比为1∶8,加12倍量的水,40℃条件下搅拌1h。
本发明所述的牛黄上清制剂的制备方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牛黄上清胶囊制法相比较,区别在于将黄连、黄柏、石膏三味药材与其它药材分开提取,避免了成分之间发生沉淀反应,提高了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同时,在于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采用特定的包合工艺包合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大大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为增强药物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技术保障。
下述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提取工艺研究
1、提取方法
将水提部分药材分为若干组,加水煎煮,过滤,得药材煎煮液:栀子、赤芍和地黄煎煮液(I)、黄连和黄柏煎煮液(II)、桔梗和甘草煎煮液(III)、石膏煎煮液(IV)、黄芩煎煮液(V)。以上各组药材煎煮液与蒸馏提取挥发油后水溶液(VI)相互混合,水浴加热30分钟,观察是否有沉淀,结果见表1。
表1
注:“-”表示没有沉淀,“+”表示有沉淀产生。
由表1可知,水提部分药材中含有相互发生化学沉淀反应的成分,不宜全部混合在一起提取。由于黄连和黄柏煎煮液和石膏煎煮液易与其它各组煎煮液发生沉淀反应,而相互之间不发生沉淀反应,因此黄连、黄柏和石膏应单独作为一组提取。
2、提取效果比较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试验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150mm×4.6mm,5um,美国THERMO有限公司);流动相:乙腈一33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一三乙胺(20∶72∶0.1)(用磷酸调pH值为4.50);检测波长:345nm;柱温:25℃;流速:1.0ml/min;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7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