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化催化裂化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汽油和液化石油气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7877.7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藤山优一郎;奥原俊彰(死亡)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G51/02 | 分类号: | C10G51/02;C10L1/04;C10L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化 催化裂化 方法 以及 由此 获得 汽油 液化 石油气 | ||
1.一种流化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以下工序: 第1工序,向具有反应区、分离区、汽提区和再生区的第1流化 催化裂化装置中供给原料油,并在所述第1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 所述反应区中在裂化催化剂的存在下、该反应区的出口温度为 450~550℃、所述原料油与该裂化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1.5~10 秒、催化剂/油比为4~10wt/wt的条件下对所述原料油进行催化 裂化,以获得总芳香族成分含量为40~80体积%的沸点范围为 221~343℃的馏分;
第2工序,向具有反应区、分离区、汽提区和再生区的第2 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中供给含有所述馏分的被处理油,并在所述 第2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所述反应区中在裂化催化剂的存在下、 该反应区的出口温度为550~750℃、所述被处理油与该裂化催 化剂的接触时间为0.1~1秒、催化剂/油比为20~40wt/wt的条件 下对所述被处理油进行催化裂化,
所述第1工序的所述原料油选自由常压残油、将常压残油进 一步减压蒸馏而得到的减压轻油、常压残油的氢化处理油、将 常压残油进一步减压蒸馏而得到的减压轻油的氢化处理油、以 及它们的混合油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将经由所述第2工序得到的裂化产物送回至所述第1 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经由所述第1工序得到的所述馏分在15℃时的密度小于 0.95g/cm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经由所述第1工序得到的所述馏分在15℃时的密度小于 0.95g/cm3。
5.一种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化催化裂化方法,所述汽油含有通过权利 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化催化裂化方法得到的沸点范围 为25~220℃的馏分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其氢化精制物。
6.一种液化石油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 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化催化裂化方法,所述液化石油 气含有通过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化催化裂化方法 得到的碳原子数为3或4的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78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质量分析的柱式压机
- 下一篇:恒速万向接头的滚珠隔离圈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