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的滤罐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8519.8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哲明;小牧晃;石川明子;箕轮和也;北本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35/00 | 分类号: | B62J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二轮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特别是涉及滤罐的安装结构的改良。在该 机动二轮车中,从上方覆盖后轮的后挡泥板被车架的后部支承,滤罐固定地 配置在所述后挡泥板的上方。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机动二轮车,在该机动二轮车中,后挡 泥板被车架后部的后车架支承,并且滤罐固定地配置在该后挡泥板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5325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机动二轮车中,托架固定在后车架上, 滤罐以从后车架悬吊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由此,不易进行滤罐的安装 作业,因此希望能够容易地安装滤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 构在后挡泥板上容易地装配滤罐的机动二轮车的滤罐安装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滤罐安装结构,在机 动二轮车中,从上方覆盖后轮的后挡泥板被车架的后部支承,滤罐固定地配 置在所述后挡泥板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滤罐的卡合构件与突出地 设于所述后挡泥板上表面的卡止片卡合,以在所述后挡泥板上固定地保持该 滤罐。
第二方面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滤罐安装结构,除第一方面发明的结构之 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构件由弹性材料形成且一体地具有环状部和卡合 突部,该环状部呈弹性地安装在所述滤罐的外周,该卡合突部从所述环状部 向外侧突出,与所述卡止片卡合。
第三方面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滤罐安装结构,除第一方面发明或第二方 面发明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挡泥板上设有滤罐支承部,该滤 罐支承部从下方与所述卡合构件抵接并支承所述滤罐。
第四方面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滤罐安装结构,除第一方面发明至第三方 面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半体的凸缘部和下半体的 凸缘部接合而构成燃料箱,该燃料箱产生的燃料气体由滤罐收集,所述滤罐 沿所述下半体的壁面配置,使得俯视时所述滤罐的一部分与所述凸缘部重 叠。
第五方面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滤罐安装结构,除第四方面发明的结构之 外,其特征在于,由设于所述车架后部的后部支承件支承所述后挡泥板,所 述滤罐在所述燃料箱的后方且在所述后部支承件的前方配置于所述车架的 后部下方,所述燃料箱在所述后部支承件的前方被所述车架的后部支承。
而且,第六方面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滤罐安装结构,除第一方面发明至 第五方面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罐配置在所述 车架后部的下方,以在所述卡合构件从所述卡止片向上方脱出之前,使所述 卡合构件或滤罐与所述车架的后部抵接。
另外,本实施例的侧罩26对应于本发明的罩构件,实施例的后组合灯 49对应于本发明的后部灯具。
根据第一方面发明,由于仅通过使设于滤罐的卡合构件与突出地设于后 挡泥板上表面的卡止片卡合,即可将滤罐固定地保持在后挡泥板上,因此能 够以简单的结构在后挡泥板上安装滤罐,而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滤罐的安装作 业。
另外,根据第二方面发明,通过将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卡合构件的环状部 呈弹性地安装在滤罐的外周,从而能够容易地在滤罐上设置卡合构件。而且, 卡合构件的卡合突部与卡止片的卡合也变得容易,还可以抑制从后挡泥板侧 的卡止片向卡合构件即滤罐侧传递振动。
根据第三方面发明,由于利用设于后挡泥板的滤罐支承部来支承滤罐的 重量,因此能够将卡合构件和卡止片的卡合部的强度抑制到最小限度,而且, 当卡合构件由弹性材料构成时,能够抑制从后挡泥板向滤罐传递振动。
根据第四方面发明,由于上半体的凸缘部和下半体的凸缘部接合而构成 燃料箱,因此燃料箱容易成形,而且,由于滤罐沿下半体的壁面配置,使得 俯视时滤罐的一部分与凸缘部重叠,因此,通过将滤罐靠近燃料箱而配置, 从而能够缩短将燃料箱和滤罐之间连接的供给管。
根据第五方面发明,由于滤罐在燃料箱的后方且在后部支承件的前方配 置于车架的后部下方,该燃料箱配置于后部支承件的前方,因此,滤罐自前 后方向被燃料箱和后部支承件覆盖,并且自上方被车架的后部覆盖,从而不 需要特别的保护构件即可保护滤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85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服务体系结构中基于规则的监控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车辆的前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