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粪微生物脱臭方法及专用脱臭菌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9624.3 | 申请日: | 2009-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黄高宝;张宗舟;马旭光;王淑娟;曹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高宝;张宗舟;马旭光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B01D53/84;C12N15/01;C12N1/20;C12N1/16;C12N1/14;C12R1/72;C12R1/865;C12R1/845;C12R1/785;C12R1/66;C12R1/225;C12R1/02;C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粪 微生物 脱臭 方法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循环农业中的废物再利用技术,涉及到微生物牛粪脱臭技术及实现该方法的专用脱臭菌剂。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恶臭气体作为环境公害之一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处理恶臭气体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吸收、吸附、氧化、掩蔽、稀释扩散、过滤、堆肥等方法。微生物脱臭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脱臭技术,它是应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降解恶臭物质,将其氧化成无臭、无害的最终产物,达到脱臭的目的。
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对生物种质材料产生的诱变来培育优良品种成为一种有效新途径。中国对农作物航天育种技术研究较多,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空间育种的方法”(ZL02125223.8)把航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农作物育种新途径,但利用航天技术培育微生物制备脱臭菌剂,并用其进行粪便脱臭的技术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牛粪微生物脱臭方法,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专用脱臭菌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在含水量为60%~70%的湿牛粪中按10%~20%的质量比直接加入脱臭菌剂,拌匀,在温度20℃~25℃条件下堆置3天,晾晒即可。
为实现牛粪微生物脱臭,上述脱臭方法要采用专用脱臭菌剂,该菌剂采用如下方法获得:选择大曲搭载于返回式航天器上,使大曲在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发生诱导变异,返回地面后,取1g经诱变的大曲于100mL的蒸馏水中成为稀释菌液,充分振荡后,向牛粪培养基中接入1mL的所述稀释菌液,20℃~35℃恒温培养24小时~84小时,然后对培养所得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并鉴定,对鉴定所得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分别在各自的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将其分别用蒸馏水制成1.0×1011~4.0×1011个孢子或细胞/L的菌液,最后按接种量50~100mL/L等量接种到玉米秸秆粉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即成。
其中,所述培养所得的微生物用稀释分离法得到的细菌总数为1.5×106个/g干曲,其中芽孢杆菌占细菌总数的36.3%,醋酸杆菌占细菌总数的27.3%,乳酸杆菌占细菌总数的36.4%;获得的霉菌总数为0.8×105个/g干曲,其中曲霉占霉菌总数的50%,毛霉占霉菌总数的33%,根霉占霉菌总数的17%;获得的酵母菌总数为0.5×104个/g干曲,其中啤酒酵母和假丝酵母各占酵母菌总数的50%。
较优的,在所述各自的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时增加生产中常见的假单胞菌进行扩大培养。
其中,所述牛粪培养基按质量kg/体积L的百分比计,为:牛粪40%~70%,玉米粉20%~50%,磷酸铵0.5%~2%,硫酸镁0.01%~0.05%,磷酸二氢钾0.002%~0.012%,用蒸馏水配制,pH值为4.0~7.0;
其中,所述对菌株进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
细菌培养基按质量kg/体积L的百分比计,为:牛肉膏0.1%~0.5%,蛋白胨0.5%~1.5%,氯化钠0.1%~0.5%,琼脂1.5%~2%,用蒸馏水配制,初始pH值5.0~6.5,121℃高压灭菌15分钟~20分钟,培养条件为:25℃~35℃恒温培养24小时~108小时;
霉菌培养基按质量kg/体积L的百分比计,为:去皮马铃薯20%~30%,葡萄糖1%~3%,琼脂1.5%~2%,用蒸馏水配制,初始pH值5.0~6.5,121℃高压灭菌15分钟~20分钟,培养条件为:25℃~35℃恒温培养24小时~108小时;
酵母菌培养基:麦芽汁6°Bx~12°Bx,用蒸馏水配制,初始pH值5.0~6.5,121℃高压灭菌15分钟~20分钟,培养条件为:摇床振荡25℃~35℃恒温培养24小时~108小时,转速为150~200r/min。
其中,所述玉米秸秆粉固体培养基按质量kg/体积L的百分比计,为:玉米秸秆粉40%~80%,麸皮20%~40%,磷酸铵0.5%~2%,硫酸镁0.01%~0.05%,磷酸二氢钾0.002%~0.012%,用蒸馏水配制,初始pH值5.0~6.5,121℃高压灭菌15分钟~20分钟,20℃~35℃恒温浅盘培养2天~6天,期间注意倒盘。
较优的,将所述培养成的菌剂在干燥通风的房间中干燥2天,水分控制在6%左右,然后粉碎成40目的粉末。
较优的,所述大曲是天水四门大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高宝;张宗舟;马旭光,未经黄高宝;张宗舟;马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9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陶瓷结合免烧低碳滑板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雪地车转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