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0101.0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军利;唐丽霞;厉学武;罗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12 | 分类号: | C22B3/12;C22B34/3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浸渣中 浸出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领域,涉及一种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钼资源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钼及其化合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仅仅依靠从天然矿石中提取钼及化合物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作为一种有限资源,不可能无限制的开采,对钼资源的回收利用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些年,钼行业日益重视一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
钼酸铵是一种重要的钼化工产品,广泛用于金属钼和催化剂的制造,钼酸铵生产工艺一般为:焙烧钼精矿-硝酸酸洗-氨水浸出-净化-加酸沉淀-蒸发结晶等。在钼酸铵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氨浸渣,氨浸渣中含有钼、二氧化硅、铁氧化物等,其含钼量为5~27%,大量氨浸渣的堆积,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威胁,有效地回收和利用氨浸渣,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意义重大。
对于氨浸渣中钼的回收,目前已有酸分解法、苏打焙烧法。酸分解法是用盐酸分解氨浸渣-碱浸-净化-浓缩结晶工艺生产钼酸钠,使氨浸渣含钼降到1%以下,钼的浸出率80~90%。苏打焙烧法是用苏打焙烧氨浸渣,碱浸-净化后制成钼酸铵、钼酸钠、钼酸钡等产品。这两种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后者多级浸取、工序多,劳动强度大,回收率低,污染严重,原辅材料消耗多,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前者虽有工序少、流程短等优点,但由于酸腐蚀设备及污染环境严重,且中和结晶的母、洗液仍需回收处理,并需增设副流程及设备。国外采用高压碱浸法,在高温高压釜中进行,此法虽然回收率较高,工艺流程短,但对设备安全性提出较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流程短、无污染,对设备要求不高,浸取回收率高的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1)将氨浸渣脱水烘干;
(2)将烘干后的氨浸渣过筛,分为筛上物、筛下物;
(3)将筛上物加入碳酸钠和水进行搅拌浆化;
(4)加热浆化液至95~100℃,向浆化液中滴加次氯酸钠溶液,恒温搅拌,次氯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进行过滤,得到钼的一次碱浸液;
(5)将筛下物加入碳酸钠和水进行搅拌浆化;
(6)在步骤(5)中的浆化液中滴入步骤(4)的钼的一次碱浸液,保持温度为95~100℃,钼的一次碱浸液滴加完毕;进行过滤,得到钼的碱浸液;
(7)从钼的碱浸液中回收钼。
本发明的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氨浸渣既可以是低含量钼渣,也可以是高含量钼渣,钼含量5%~27%。
本发明的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烘干水份<3%。
本发明的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过180目筛。
本发明的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和步骤(5)中的碳酸钠加入量与氨浸渣中钼的重量比为1.10~1.32∶1,浆化后的固液重量比为1∶2~4。
本发明的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重量浓度为10%,滴加速度为0.67~1ml/min,时间1h。
本发明的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碱浸液滴加速度为3.34~6.67ml/min,时间1~2h。
本发明的从氨浸渣中浸出回收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和(5)加入的水是去离子水。
本发明的方法中,氨浸渣含有钼酸铵、钼酸盐、三氧化钼、二氧化钼及未氧化的钼精矿、硅酸盐等,碳酸钠在溶液中与氧化钼发生反应:
MoO3+Na2CO3=Na2MoO4+CO2↑
次氯酸钠可以溶出二硫化钼以及低价氧化钼,发生如下反应:
MoS2+9ClO-+6OH-=MoO42-+2SO42-+9ClO-+3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0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耳机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影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